2025, 39(4):1-9.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1
摘要:钻孔卸压使最大主应力向深部转移并降低巷道周边一定范围围岩应力,是控制深部巷道围岩稳定的有效途径。针对淮北朱仙庄三水平水仓巷道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安徽两淮矿区深部巷道不同卸压钻孔直径(50, 80, 100, 150, 200 mm)、不同卸压钻孔长度(3, 6, 8, 10, 15, 18, 20 m)、不同钻孔间排距布置(单排孔、间排距为1.5 m×1.5 m、1.0 m×1.0 m、0.5 m×0.5 m)时巷道围岩典型部位最大主应力和巷道围岩表面位移分布特征。得出了该巷道合理钻孔卸压参数,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5, 39(4):10-16.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2
摘要:为明确台风引发住宅入户门安全事故的机理,以台风风向、入户门开角为自变量,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搭建某住宅的台风绕流模型,通过虚拟实验得到台风绕流压强场,再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入户门表面的风压分布及风载荷大小,进而确定引发入户门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台风下入户门所受风载荷大小与风向密切相关,与门开角的关联性不大;当台风风向为20°时入户门所受风载荷最大,最易引发入户门安全事故。
2025, 39(4):17-25.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3
摘要: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了GH4169单颗磨粒三维正交磨削的热力耦合模型。研究了磨粒形态、磨削速度和磨削深度在磨削过程中对磨削力以及磨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六面体磨粒受到的平均磨削力最小为0.14 N;磨削力与工件磨削后的表面温度均与磨深、磨速呈正相关;磨削过程中工件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发生剪切变形、摩擦做功的第二剪切区;磨粒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磨粒前刀面刃口的尖角处,其中六面体磨粒前刀面刃口的平均单元温度最低,为689.9 ℃。
2025, 39(4):26-34.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4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共轴双旋翼的气动性能,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基于XFlow软件,对共轴旋翼无人机机翼翼型、攻角及叶片数量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初始设计及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来修改和控制旋翼叶片的数量、外形、角度和长度对无人机进行气动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升力。研究结果表明,8-16叶片混合优化方案可以较有效地减少上下旋翼间的相互影响,优化后的模型相比初始模型的升力提高了18.54%,扭矩提高了9.60%,功率提升了17.67%,各项气动特性数值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2025, 39(4):35-40.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5
摘要:针对行人重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为特征遮挡而导致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环境下行人防遮挡重识别方法,其由全局和局部特征提取两部分组成。以ResNet-50网络为主干网络,首先,在全局特征提取使用特征感知注意力机制对全局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在局部分支使用特征分割空间的方法进行局部特征提取;最后,通过多尺度双向金字塔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在常用遮挡行人数据集Market-1501等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论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且提升了行人重识别效果。
2025, 39(4):41-47.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6
摘要:针对低照度场景下图像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的无监督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提出一种可学习的内容自适应S型亮度映射曲线,不仅能扩大亮度调整范围,且能在保证亮度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对比度;此外,设计了一个轻量化的亮度曲线估计网络,网络采用无监督训练,通过学习输入图像与拟合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解决了标签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轻量化图像增强网络的计算量较小,有效减少了计算时间,在不同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良好表现,为低照度场景下的图像增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 39(4):48-56.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7
摘要:针对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执行器部件容易产生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积分滑模容错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执行器故障的高速列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再对系统状态方程进行降阶处理,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对执行器故障值进行实时估计,得出故障表达式;然后,以列车位移偏差为反馈信号设计了相应的积分滑模容错控制器,计算得出保持悬架稳定的输出阻尼力,结合李雅谱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滑模容错控制器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所设计观测器的跟踪精度在故障发生后0.5 s内达93%左右,且与传统PID控制算法对比,ICSMC控制算法能使各状态变量更快稳定至零域附近,保证列车以稳定的姿态运行。
2025, 39(4):57-65.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8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锂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现有可利用锂资源和开采技术在未来存在供应缺口。为防患于未然,运用系统动力学对未来存在中断风险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链进行研究,考虑3种不同程度的中断情景,以“库存水平”“交付订单量”“利润”为衡量指标,量化锂矿石供应中断后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距离中断环节最近的节点,3个指标会最早受到影响;当中断发生时间过长时,供应链末端节点的“交付订单量”“利润”水平下降程度最为严重;中断发生造成供应链下游企业利润水平初期出现上涨现象,但在中断结束后长时间内无法回到初始水平,其他指标经过时间调控都可自行恢复。
2025, 39(4):66-73.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09
摘要:以两互补性制造商与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对象,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续航努力与定价的联合决策问题。首先,建立不考虑持股策略情形下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续航努力与定价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其次,引入持股策略,将模型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持有充电桩制造商股份的情形;然后,比较两种模型的均衡解和最优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理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续航关切度与最优定价、续航努力水平、需求量和利润正相关;随着产品互补程度的增加,最优定价、需求量、两制造商利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随之增加,而零售商最优利润随之减少;持股策略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充电桩制造商的最优需求量及利润更高,持股比例与供应链成员最优利润正相关,购股费用与充电桩制造商利润成正比;政府制定较高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系数,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最优需求量,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025, 39(4):74-81.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10
摘要: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构建了乡村电商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动态模型,揭示了二者间的影响反馈机制。应用长沙市2015—2023年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模拟了投资、市场需求、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多因素混合策略(策略3)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其次是加强市场与科技引导策略(策略2),而政府数字化投资策略(策略1)效果最低。相比策略1的乡村电商总产值促进明显度,策略2和3分别提升了10.56%, 19.93%。乡村电商与数字乡村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决策,政府需找到投资策略与政策引导间的平衡点,增加乡村地区投资和补贴的同时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此外,建议采取全局分阶段实施策略,以促进乡村电商和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2025, 39(4):82-88.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11
摘要:研究了一类具饱和发生率的随机SVIR传染病模型的平稳分布与灭绝性。首先,对任意的正初始值,证明该系统存在唯一的全局正解;其次,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当时系统存在唯一遍历的平稳分布;最后,证明当时疾病将以指数灭绝。
2025, 39(4):89-95.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12
摘要:主要研究了具有不确定性脉冲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首先,基于比较原理,引入Hamilton-Jacobi/ Riccati不等式,分别得到不确定性脉冲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和鲁棒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判据。然后,通过两个数值例子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2025, 39(4):96-104.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4.013
摘要:对一类二维常系数反应扩散方程,建立了P-R交替方向隐格式和D’Yakonov交替方向隐格式这两类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格式,并应用能量分析法证明了差分格式解的存在性,稳定性及收敛性。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