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9(3):1-7.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1
摘要:以四川某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理论构建室内缩尺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落石对隧道护拱和衬砌结构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影仪捕捉落石掉落瞬间的运动轨迹,同时利用应变片和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监测了衬砌结构的应变响应,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了结构的加速度响应。研究发现,落石的反弹能量逐渐衰减导致其反弹高度减小;衬砌结构拱顶位置的加速度与位移响应明显,且随着落石质量和下落高度增加,衬砌结构的应变变化显著增加。
2025, 39(3):8-15.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2
摘要:考虑衬砌作用下的软岩巷道,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准则,结合围岩变形三分区模型和三阶段应变软化模型,分析中间主应力、黏聚力、衬砌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巷道围岩应力、塑性区大小、塑性区径向位移的解析解,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围岩变形各因素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等各因素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黏聚力大小、提高中间主应力和衬砌弹性模量均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的发展。
2025, 39(3):16-23.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3
摘要:以某桩锚桩撑组合支护的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还原模拟,同时探究桩锚桩撑所占比例的变化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桩锚支护所占比例的增加,支护结构变形与锚杆轴力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但是内支撑轴力则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2025, 39(3):24-30.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4
摘要:为研究复杂周边环境下多种基坑支护形式的共同作用效果,以某周边建筑环境复杂深基坑项目为例,通过基坑支护经验与理论计算分析,最终采用排桩+斜撑、内支撑、预留反压土等多种支护方式,对支护桩顶部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内力、周边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并结合MIDAS GTS NX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实际监测数据与有限元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较为吻合,表明多种支护方案结合合理可靠,达到了支护效果。
2025, 39(3):31-38.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5
摘要:针对传统的电力负荷分解时用户上传用户数据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模型,通过联邦学习的方式,进行电力负荷模型训练的方案。利用本地每个用户少量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用户上传训练后模型的相关参数到服务端,服务端将收集到的参数进行整理和聚合后,将模型参数下放给用户。确保本地用户数据没有外泄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利用公开数据集UK_DALE,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5, 39(3):39-47.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6
摘要:基于译码转发中继探究了多天线半双工中继系统的隐蔽通信,即以装配有多天线的源节点分别在两个阶段中以迫零波束赋形(ZFB)和随机选择干扰(RSJ)的传输方案扰乱Willie检测,从而保护隐蔽信息的传输。首先,推导了Willie在两个阶段中的最优检测阈值和最小检测错误概率;其次,基于平均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约束的情况下,推导、分析和优化了第一阶段源节点的发射功率和第二阶段中继节点的转发功率,并获取了各阶段的最大有效隐蔽速率;最后,根据各阶段的隐蔽性能指标,推导了系统总的传输中断概率和最大有效隐蔽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天线数量n≥3时,系统总的传输中断概率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系统总的最大有效隐蔽速率同第二阶段相同。
2025, 39(3):48-54.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7
摘要:针对混沌电力系统可能导致相角发散、电压崩溃,严重的甚至导致停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脉冲控制的混沌双机互联电力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控制策略。在混沌双机互联电力系统中,给出其有限时间稳定的混合脉冲控制设计,用混合脉冲控制能使其在有限时间内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用方法及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2025, 39(3):55-63.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8
摘要:旅游供应链是支撑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构建旅游景点和旅游公司收益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传统旅游供应链协调模式下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利润分配机制,引入了收益共享契约理论,对单旅游公司与景区合作的单渠道模式下旅游供应链协调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收益共享机制下,景区门票批发价和旅游公司制定的零售价与收益共享系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固定参数赋值情况下,不同协调策略下旅游供应链整体利润存在唯一最大值,门票零售价和旅游供应链整体利润随着消费者对于宣传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敏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固定参数赋值情况下,旅游公司的宣传投入水平随着收益共享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景区的服务水平投入随着收益共享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2025, 39(3):64-72.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09
摘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体系,对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评价,为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首先,运用文本分析工具对我国2014—2023年101份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和高频词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构建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PMC曲面和雷达图,以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为中心,构建二级对比框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存在政策时效设置不全面、政策执行机制构建不完善、政策工具运用失衡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增强政策时效的“多元性”、提高政策执行的畅通度、协调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安徽省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2025, 39(3):73-81.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10
摘要:在复杂群决策环境下,针对在线健康社区中体量庞大且良莠不齐的医生回答择优问题,基于证据理论,结合文本分析法与复杂网络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推荐最优医生回答的分析框架。首先,通过python获取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的回答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运用TextRank主题模型分析医生回答文本中表达的主题,将提取主题后的医生回答作为证据,运用证据理论方法对证据间的信任度和冲突度进行测度,并以此得到证据的初步得分;再次,基于回答的冲突因子构建医生关联网络,进而根据网络结构特征确定专家权重;最后,结合专家权重重新调整证据初步得分,得到方案的最终得分,从而选出最优方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典证据理论决策结果与专家决策结果的一致率为71.4%,而本方法决策结果的一致率达85.7%,准确率提高了14.3%。
2025, 39(3):82-90.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11
摘要:以2011至2022年间在我国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新《环保法》能够显著促进上市企业绩效的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新《环保法》通过缓解企业外部融资压力激励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环保法》能够显著促进成长期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政策对成熟期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弱。
2025, 39(3):91-97.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12
摘要:双调和方程边值问题的研究是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了一个四阶紧差分格式,并理论证明了此差分格式解的存在唯一性、稳定性、收敛性。在此基础上,用Richardson外推法进行一次外推得到六阶的外推紧差分格式。最后,通过两个双调和方程的数值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差分格式在双调和方程上是有效的。
2025, 39(3):98-104.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25.03.013
摘要:WC-Co基超细晶硬质合金具优异综合力学性能,成为制备高性能切削刀具的理想材料。为改善WC-Co基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制备了具不同碳化钒(VC)含量的超细硬质合金,研究了VC添加量对(V, W)C立方相团聚、烧结过程中WC三维晶粒形貌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力学计算对(V, W)C立方相团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VC在黏结相的固溶度较小,当VC添加质量分数为0.3%时,黏结相中过饱和的V在液态黏结相中迅速析出,导致组织中出现(V, W)C团聚立方相;随着VC添加量继续增加,V的过饱和析出量和析出温度进一步增加,导致团聚组织尺寸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材料的组织均匀性;VC在WC/Co界面的偏析导致WC晶粒呈现台阶状三棱柱形貌,该形貌随VC添加量和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更显著;随着VC添加质量分数从0.1%增至0.6%,合金的矫顽磁力显著增加,维氏硬度亦呈上升趋势,而断裂韧性则呈下降趋势。当VC添加质量分数为0.6%时,合金展现出最佳综合性能,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7.9 kN/mm2和8.9 MPa·m1/2,相对磁饱和和矫顽磁力分别为88.5%和31.57 k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