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1(6):1-6.
摘要:河床》之所以能够从众多乡土小说中脱颖而出,除了创造出“冰裂纹”式的叙事手法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作者既能站在民间立场,去体验、观察、书写谷花洲的日常生活和芸芸众生,又展示出强大的综合能力,从而既创造出一幅幅血肉丰满、生动可信的民间画卷,又呈现出崭新的融合之美。
2016, 21(6):7-11.
摘要: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以玛多、刘家峡、三门峡、花园口等对黄河有着特殊意义的点勾勒了黄河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实地采访、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等方式,整合了千百年来华夏文明中黄河的琐碎片段,立体化地呈现出黄河的历史情态,为黄河立传、写史,构建黄河的集体记忆,在功与过、是与非、天灾与人祸的比较性叙述中,为黄河的命运乃至中华文明的命运发出悲情呐喊。
2016, 21(6):12-16.
摘要:陈启文的《漂泊与岸》一书,基于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主义”立场,反思和预警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现实危险,表达出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 “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向往,堪称一部优秀的生态散文著作。
2016, 21(6):17-21.
摘要:陈启文的长篇小说《河床》《石牌村女人》,从文字肌理到人物塑造,从叙事上的精心安排到主题上的深刻挖掘,都体现了作家对于时代精神的深刻领悟。作者通过诗化或现实主义的写作来回溯、探究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展现出作者对于不同类型小说的卓越驾驭能力。
2016, 21(6):22-25.
摘要:关于城镇化、县域经济与教育体系互动研究,国内外学者从教育投资、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城镇化与教育的关系,县域经济与教育发展关系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总的看来,真正从城镇化视角对县域经济与教育发展互动关系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相当缺乏,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2016, 21(6):26-32.
摘要:以1999-2013年湖南省及其各市州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5年来湖南入境旅游流流量规模和流质的历时性变化,结果表明:15年来,湖南入境旅游流流量逐年上升,平均增速达28.1%;湖南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自2003年开始从优质旅游流水平下跌至低质旅游流水平,随后呈现逐年不断下降的态势;湖南省各市州入境旅游发展除长沙、张家界、岳阳外大都低质低量。总体看来,湖南省入境旅游还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阶段,其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6, 21(6):33-38.
摘要:构建农家书屋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可在合理筛选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而绘制雷达图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对运行绩效的综合水平和单个指标优劣测度进行横向比较及聚类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运用,表明这是一套科学适用、经济可行的评价方案。该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应当注重客观采集绩效评价数据、有序组织绩效评价过程、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2016, 21(6):39-46.
摘要:在传统对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Arcgis技术、AHP层次分析法,对株洲所辖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区域因素,炎陵县、茶陵县、株洲县受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影响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但生态环境、综合人居环境良好;醴陵市、攸县受区位、政策以及受中心城镇带动的良性作用,经济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综合人居环境相对较差。
2016, 21(6):47-50.
摘要:长沙市新城区建设在发展思路上应着重体现增量发展的概念,针对目前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着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缺乏、住房入住率低、区域内外联系困难、人才吸引难度大等问题,对职住、居住配套、生产职能和服务职能等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多元匹配,以推动产城融合,促进新城区健康发展。
2016, 21(6):51-56.
摘要:在近一年实践过程中,我国的立案登记制已略显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立案登记制度是否需要审查,其为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如何明确立案登记中形式审查的审查标准和范围,如何保持好立案登记形式审查程序与后续的审判与调解程序之间的零缝隙衔接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只有这样,立案登记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积极作用于实践的良性诉讼循环。
2016, 21(6):57-61.
摘要:数字货币作为一种网络自然资源,在配置为普通财产、民间货币、国家货币甚至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必然获得相应的法律地位。如何界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是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 21(6):62-67.
摘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预告辞职权做出了重大修改,允许双方对预告辞职权进行约定,并且没有为“约定”设置限制。没有限制的“约定”极易失控,造成对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的不公。公益维护与职工私权保护的平衡是职工预告辞职权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公益维护的“必要度”成为“约定”的合理限度,而“必要度”的把握则应建立在对事业单位在编职工预告辞职权制度核心内容全面分析之上。
2016, 21(6):68-73.
摘要:仪式歌辞是为满足封建王朝各种仪式活动需要而创作音乐歌辞,因其满足仪式活动之需的特殊功能,内容上强调其与仪式活动符号象征的一致性,形式上多采用典雅的四言正格,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程序性、依附性、组织性和共时性特点。仪式歌辞特殊的文化功能和传播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的局限性,在传播范围的拓展性、传播时间的延续性方面均不能与娱乐歌辞相比,人们对仪式歌辞的接受,也主要是从其内容的“象征图式”和“意象结构”出发的,是否美听悦耳不是接受重点。
2016, 21(6):74-83.
摘要:四十年代小说中人性话语的叙述由于战争的影响从战争初始阶段的隐匿逐步转向积极干预现实,这种呈现的方式的转换既承续“五四”关于人性话语问题讨论的精髓,又在此基础之上有了更为深广的延展。同时,由于政治力量条块式的存在,对战争的体验与经验使得对于战争初期统一文学制式的认识逐步消解,文学有了对不同政治力量的服膺或是反抗而产生的对于人性问题关注的不同,进而呈现出的分化状态。
2016, 21(6):84-89.
摘要:贾平凹的新作《极花》通过主人公胡蝶的生命遭际暴露了当下中国的人口贩卖、乡村基层政权弱化、都市异化等突出问题,直面乡土文学在“乡愁”离岸之后的粗鄙,揭示了儒道文化在维系乡村中国常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无可遏抑地走向末路的现实境遇。在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切坚守之外,清晰的参政意识凸显着创作者叙事立场之转变。贾平凹的思考直面高歌猛进的现代时期乡土中国,显现出创作者刚正为人与真诚为文的勇气。
2016, 21(6):90-94.
摘要:五四以来,鲁迅以其先驱者的自居身份宣扬启蒙倡导革新,然而,“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本能地拉开了他与“启蒙对象”(庸众)的距离,同时, “知识分子群体”普遍的认知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启蒙任务在其手中的难以完成。“精英知识分子”依仗西方人文主义倡导下的启蒙意旨在“黑屋子”无人理解与接收的可悲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演说,以鲁迅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也走向了迫不得已的困惑与彷徨。
2016, 21(6):95-98.
摘要:以小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具体事例重点探讨“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方法。
2016, 21(6):99-102.
摘要:品牌名称的恰当与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关系到企业品牌文化形象。以西方修辞学为切入点,在伯克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品牌命名认同建构的必要性,设计品牌名称的认同方式。通过分析品牌命名与消费者、目标市场的认同实现途径,以期推动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2016, 21(6):103-106.
摘要:农村体育活动是我国基层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推广新化县农闲体育工作,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新化县农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新化县农闲体育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化县农闲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新化县农闲体育的发展对策及方向。
2016, 21(6):107-11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基于三大比赛的数据,分析了种族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认为各人种在生物遗传和社会背景中存在差距,各个项目的技术特点也有所不同。得出了黑色人种在田径项目中占据着很大优势,白色人种在游泳和力量型项目占据很大优势,黄色人种在技巧类项目占据很大优势。
2016, 21(6):112-116.
摘要:以记录朝鲜时代英祖十九年大射礼筹备、施行过程的《大射礼仪轨》为中心,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介绍大射礼在朝鲜半岛传播及与施行情况的同时,对英祖十九年大射礼的历史背景、礼器用具、仪轨构成等进行展析,力图再现朝鲜时代大射礼的基本样相,为大射礼的发展与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参考。
2016, 21(6):117-12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里约奥运周期内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和奥运会羽毛球赛事情况,揭示世界羽坛竞争格局。结论:里约奥运周期内,我国羽毛球队的统治力急剧下降,世界羽坛进入“战国时代”;西方羽毛球复苏,亚欧竞争差距呈缩小之势;单项竞争“群雄争霸”,呈多极化发展之势。
2016, 21(6):122-124.
摘要:以排舞运动中的排舞服饰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和分析了近3年来全国排舞大赛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比赛服饰。民族服饰的款式、色彩、材质和特色图案的元素在排舞比赛服饰中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排舞运动的发展,同时使得民族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应用。
2016, 21(6):125-12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