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1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城市低碳经济研究
    • 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

      2014, 19(4):1-9.

      摘要 (1096) HTML (0) PDF 2.24 M (1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1991—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能耗与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运用OECD脱钩指标法和Tapio脱钩指标法,阐述了服务业GDP、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服务业GDP、能耗和碳排放量整体上呈逐年增长之势;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都呈下降之势;煤炭类消费的比重大致呈递减之势,而天然气、热力和电力消费的数量和比重却呈逐年增长趋势;煤炭、石油等传统高碳能源比重均占80%以上;历年OECD脱钩因子均呈现出绝对脱钩的状态,并表现为波动式上升之势;历年Tapio脱钩弹性指数整体上也均呈波动式上升之势。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服务业节能减碳的政策建议。

    • 小城镇住宅建设中的低碳智能住宅研究

      2014, 19(4):10-14.

      摘要 (1058) HTML (0) PDF 1.84 M (1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低碳智能住宅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需求,是人们追求低碳节能、高效舒适的生活方式以及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的必然需求。虽然我国在小城镇低碳智能住宅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但低碳智能住宅在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中却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Atica住宅及比尔·盖茨的私人湖滨住宅是低碳智能住宅建设的典型案例,我国在小城镇住宅建设中,可在功能、技术和用材等方面对其加以借鉴与利用。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房价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

      2014, 19(4):15-23.

      摘要 (1091) HTML (0) PDF 1.74 M (1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城镇房价增速超过临界值时,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抑制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当城镇房价增速低于临界值时,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正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通过定量研究,估计出此临界值的大小,并发现中国现在的城镇房价增速已经超过临界值,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后评价探析

      2014, 19(4):24-28.

      摘要 (1055) HTML (0) PDF 1.65 M (1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属于民生工程,故对其进行项目后评价的重点是其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探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并以临安市第四期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例,采用社会调查法、前后对比分析法、有无对比分析法及成功度评价法等对其进行项目后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社会效益良好,同时因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而使该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 长株潭融城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4, 19(4):29-34.

      摘要 (1076) HTML (0) PDF 1.60 M (1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株潭融城之困境由来已久,突出表现为城际公交发展举步维艰,融城项目屡屡被修改为长沙“一城独大”项目,绿心规划重生态环境保护、轻城市集群发展而导致三城相互割裂。行政区划的阻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长株潭3个城市是各自独立的行政主体,在争取项目时,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相互争夺,致使利于融城的项目难以实施;另一个原因则是建设资金的匮乏。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湖南省政府对三市发展予以明确定位,统筹规划,协调三市的融合发展;修正与完善绿心规划,扩大可开发面积,积极招商引资,促进融城地带的建设;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纷纷抢滩长株潭,兴办实业,以推进长株潭融城的实现。

    • 增能与赋权: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路径

      2014, 19(4):35-40.

      摘要 (1125) HTML (0) PDF 1.60 M (1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突出,成为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原因。农村弱势群体由于能力不足和权利缺失,致使在利益表达的过程中存在权利意识非主体化、维权渠道非制度化和利益表达方式非法化的困境。借助社会工作学的增权理论,可从个人、社区、组织和社会参与四大层面构建出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可行路径。

    •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 19(4):41-47.

      摘要 (1146) HTML (0) PDF 1.74 M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株洲市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百强县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居民生活质量未得到明显提高;县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资金短缺,人才外流严重;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放思想,更新县域发展理念;加强城镇建设,有效发挥聚集作用;完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基本职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动群众,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积极吸引人才,实行“人才强县”战略,以促进株洲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 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以株洲县为例

      2014, 19(4):48-53.

      摘要 (969) HTML (0) PDF 1.65 M (1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以株洲县为例,论述了研究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宗教文化艺术研究
    • 慧思大师善恶思想研究

      2014, 19(4):54-59.

      摘要 (962) HTML (0) PDF 1.67 M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佛教的善恶思想有着丰富的层次和内容,天台宗三祖慧思大师立足于大乘教理,将大乘善恶思想开展为三个层面:对善恶实体执的破除,对善恶缘起现象的安立,对善恶二元对立的破除而归于不二中道。这种思想是“性具善恶”理论的滥觞,其特出之表现即是以恶的形式实践大乘的智慧和慈悲。

    • 论佛教善恶的超越性

      2014, 19(4):60-65.

      摘要 (1037) HTML (0) PDF 1.67 M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佛教对于善恶的判定,首先是立足于缘起理论的,从现象层面以果报的苦乐来反证行为本身的善恶。在小乘佛教看来,因果的善恶、苦乐都超不出对于个体自我的妄执,因此超不出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只有破除个体我执才能出离生死轮回。大乘佛教进一步认为,以生死为胜义恶、以涅槃为胜义善,仍然是一种妄执,必须立足于人我、法我二空,以体用、性相不二的理论破斥,最终才能达到对善恶的彻底超越。

    • >影视与传播研究
    • 叙事伦理再认识:坚守社会道德

      2014, 19(4):66-69.

      摘要 (1035) HTML (0) PDF 1.58 M (1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国,自刘小枫提出叙事伦理以降,就掀起一股叙事伦理研究热潮。对叙事伦理的态度有“同盟派”和“敌对派”之分。对叙事伦理的拥护和推广过分夸大了其作用,对叙事伦理的批判和补充有其合理性,但鲜有学者关注叙事伦理可能引发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对个体生命感觉和生活尊重的同时,也要提防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危机。

    • 爱抚与复仇——鲁迅小说《孤独者》《奔月》《铸剑》人物形象心理探源

      2014, 19(4):70-74.

      摘要 (1076) HTML (0) PDF 1.60 M (1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鲁迅小说中,其作品主人公往往由于情感的创伤,导致他们不得不将爱抚转为复仇,并由此构成其复杂而深刻的心理内涵。《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的复仇并非完全源于社会习俗的压迫,更多是来自少年时期亲情的抚爱被剥夺的创伤性经验,这使他企图通过自戕的方式,在对自我、对社会的报复中解除内心的压抑;《奔月》中后羿的复仇并非完全来自爱妻的离弃、学生的背叛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更多是源于对娇妻的爱抚而产生的性爱的压抑,他的症候在对爱妻的复仇中才得以彻底解除;《铸剑》中的宴之敖的复仇更多是由于在对世人的爱抚中产生了太多的绝望,而后转为大憎,并最终通过复仇来宣泄他对世界的绝望。

    • 从曾国藩诗歌中的山水描写看其淑世情怀

      2014, 19(4):75-79.

      摘要 (942) HTML (0) PDF 1.65 M (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水描写的诗歌在曾国藩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颇具艺术魅力;诗歌中的山水描写,使其入世济世、忧国忧民、对家人和友人真挚的情感以及乡愁等淑世情怀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其诗歌魅力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 78级的早期记忆、原乡情愫与主体性成长——候清麟《脚步声声》文本解读

      2014, 19(4):80-83.

      摘要 (1052) HTML (0) PDF 1.59 M (1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侯清麟《脚步声声》是一本具有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纪实的手法、农家子弟的主观视角,还原了1978年高考恢复前后中国乡村社会的时代特征;以“青春记忆”为叙事脉络,完成了对角色主体性成长的描写与心路历程的刻画,生动呈现了78级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早期记忆。

    • 改革痛史的地方性叙事——评楚荷长篇小说《苦楝树》

      2014, 19(4):84-88.

      摘要 (1044) HTML (0) PDF 1.60 M (1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楚荷的长篇小说《苦楝树》,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视角来探察国有工厂的兴衰史,企图对198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改革文学”进行历史化的超越。它避开以往改革文学仅关注工厂领导层的的叙事惯例,聚焦底层职工生活,着力表现改革过程中的人性与文化之痛,并创造性地再现和建构了以湘潭为依托的地方性知识,是新世纪以来改革文学的又一力作。

    • 格雷厄姆·格林研究在中国

      2014, 19(4):89-93.

      摘要 (1086) HTML (0) PDF 1.59 M (1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我国学界对格林的介绍和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研究涉及有关格林的介绍性文章、翻译作品和对格林中期四部宗教四部曲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对格林后期的政治小说有所论述,但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 >历史文化研究
    • 启蒙视域中王国维的“游戏说”

      2014, 19(4):94-99.

      摘要 (1072) HTML (0) PDF 1.60 M (1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启蒙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它不仅有理性的一面,更关乎人的感性生命。清末主流知识界的启蒙在“救国”的目的论指引下,导致工具理性过度发展,“人”的概念被置换,政治启蒙取代了人性关怀。王国维从生命自身出发,反对清末的功利主义启蒙观,而以予人“精神上之利益”要求学术与文艺,王国维启蒙的核心由此归结于如何处理欲望对人生的挟持这一问题。学界的理性偏至与民众的不觉悟,原因都在于感性与理性的不谐调。王国维倡导游戏说,以审美的游戏来调和相互冲突的感性与理性,以致人性于全,这一思路还原了启蒙的本来面目。

    • 福康安征剿廓尔喀及其对西藏的治理

      2014, 19(4):100-104.

      摘要 (1025) HTML (0) PDF 1.66 M (2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第二次入侵西藏。为了彻底打败廓尔喀,实现永靖边隅的目的,乾隆皇帝派遣福康安入藏征剿。福康安临危受命,不畏艰险,驰赴西藏,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迫使廓尔喀纳贡称臣;而且在战后又制定《钦定西藏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厘清弊政,为西藏地方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根据地对健康权的保护

      2014, 19(4):105-110.

      摘要 (1013) HTML (0) PDF 1.66 M (1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执政实践,积极贯彻了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对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在党、军队、根据地政权的各种决议、政策和法律法规条例中体现了对工人、农民、红军战士乃至敌军伤病员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在当时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和极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一些具体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完完全全的实现与执行,但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其中的一些方式和方法对当今民众卫生健康建设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真与善——兼论一种本体论的伦理学

      2014, 19(4):111-115.

      摘要 (1060) HTML (0) PDF 1.60 M (2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的功能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论证主线。这条主线贯穿着幸福、德性、善等重要原则的论证,由此其伦理学可称为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一直面临着事实和价值无法统一的困境。但亚里士多德对善的定义不仅是价值性的,而且还包含着事实性的意义,最终善作为终极目的,不仅代表一种价值取向,也同样出于人的卓越的自然性目的,这使他的伦理学具有较完整的体系。

    • >语言学研究
    • 网络语言的双重经济效应及伦理规范

      2014, 19(4):116-119.

      摘要 (1212) HTML (0) PDF 1.59 M (1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语言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尤其是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网络语言的本质内涵总结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价值性、效用性、收益性等特征;分析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针对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影响,从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伦理原则规范,以期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 李商隐诗歌的认知诗学研究——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视角

      2014, 19(4):120-124.

      摘要 (1070) HTML (0) PDF 1.60 M (2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李商隐诗往往意象繁复,意境迷离,作品的表达和阐释均有较大张力,对诗篇解读造成一定的阻力。运用传统的直觉和体验式阐释对作品内部语义充分发掘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对作品意义生成的外部认知因素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诗学途径解决了诗歌语篇结构和意义的互动,显示了概念系统对诗歌语篇意义的处理过程。

    • 模因论视域下喜剧小品的言语幽默——以白云黑土系列作品为例

      2014, 19(4):125-130.

      摘要 (1118) HTML (0) PDF 1.67 M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阐释语言文化发展规律的一个新兴理论,也是近十年语用研究领域中拥有巨大研究潜力的焦点之一,为语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喜剧小品作为中国一种独有的当代艺术形式,以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交际形式博得各阶层大众的喜爱。白云黑土系列喜剧小品口语文本中的各种制笑语言模因变体以及其言语幽默机制生成的模因理据,在扩大模因语言研究范围并在喜剧语言欣赏及使用方面给予启发。

    • 品特威胁喜剧的概念隐喻翻译研究

      2014, 19(4):131-136.

      摘要 (1123) HTML (0) PDF 1.61 M (1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念隐喻翻译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翻译,译者通过衍推品特威胁喜剧中的隐喻表达方式,试图在基本层次范畴用最经济的方式寻找原文隐喻表达的对应表达式,找到两种语言中情感隐喻的寓意对应点,从而把目标语的疾病和颜色映射到情感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使读者感到恐惧、焦虑”的审美目标,以激发中文读者的阅读想象力和阅读期盼。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研究两种语言的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是否对应,才能更好地译出概念隐喻。

    • 言语幽默中夸张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方法

      2014, 19(4):137-141.

      摘要 (1056) HTML (0) PDF 1.73 M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夸张是汉语言语幽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幽默生成能力。老舍幽默小说《二马》中的含有夸张的言语幽默,研究发现夸张作为汉英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段,直译是最主要的翻译方法,其次是意译和换译,省略的使用频率最低且很可能会造成幽默的消失。

    • 徽州文化旅游文本英译失误分析

      2014, 19(4):142-146.

      摘要 (1167) HTML (0) PDF 1.60 M (1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照功能翻译理论专家克里斯蒂安·诺德对翻译失误的分析模式,可将徽州文化旅游文本英译本中既存的众多失误归纳为四类:即功能性翻译失误、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对翻译失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翻译人员自觉避免失误的产生,并引发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从而完善徽州文化旅游翻译。

    • >书 评
    •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新发展——龙迎伟著作《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简评

      2014, 19(4):147-149.

      摘要 (1039) HTML (0) PDF 1.58 M (1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迎伟博士《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书,透过文本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地建构了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理论范式,突出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突破教育融资瓶颈的有益尝试——评王小兵博士《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

      2014, 19(4):150-151.

      摘要 (1025) HTML (0) PDF 1.58 M (1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小兵博士新著《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以各类各级教育机构的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教育融资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针对当前教育融资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教育融资创新的对策建议,其研究对教育投融资创新颇具启示意义。

    • 多维视域下的传统戏俗研究——评《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

      2014, 19(4):152-154.

      摘要 (948) HTML (0) PDF 1.65 M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李跃忠博士《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一书,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文献典籍与田野资料相互支撑、验证和补充,对例戏之发生演变规律、艺术形态及其文化习俗内涵作了全景式的剖析和考察,是一部值得高度重视的戏剧研究著作。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曾景祥等著《中国书画与现代平面设计》

      2014, 19(4):155-157.

      摘要 (1047) HTML (0) PDF 1.58 M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曾景祥等著《中国书画与现代平面设计》一书,选题新颖独特,框架系统科学,研究深入厚实,使用简明扼要,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很高的的实用价值。

    • 新世纪长篇小说系统研究的“引玉”之作——评晏杰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

      2014, 19(4):158-160.

      摘要 (878) HTML (0) PDF 1.59 M (1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晏杰雄博士《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致力于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专题性和系统性研究,其立意高远,见解深刻,新意迭出,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著作闪耀着独创性的思想光芒,其中爬梳整理的大量珍稀资料,也为以后的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