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8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城市低碳经济研究
    • 基于SWOT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村镇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2013, 18(4):1-6.

      摘要 (1322) HTML (0) PDF 1.94 M (1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良好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低碳元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可借鉴的国内外低碳村镇建设经验,是长株潭城市群走“两型”村镇低碳道路的发展优势。而经济总量偏小,城市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重等问题又给长株潭城市群的低碳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村镇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农业产业低碳化的发展战略。

    • 基于低碳技术的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与利用研究

      2013, 18(4):7-11.

      摘要 (1169) HTML (0) PDF 1.77 M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其回收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与利用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的国际通用原则,加强源头处理,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建立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运营产业化,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 >湖南作家作品研究
    • 洞庭挽歌——长篇小说《白吟浪》创作谈

      2013, 18(4):12-14.

      摘要 (1118) HTML (0) PDF 1.76 M (1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洞庭湖的美丽即将消亡,即使我曾经见过也只是擦身而过;当我目送她的背影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渐行渐远。我的长篇小说《白吟浪》不只是一条用珠玑串起来的项链,更确切地说,她是一个花圈、一个花篮、一首挽歌,用来祭奠美丽而伟大的洞庭湖。

    • 简论《白吟浪》

      2013, 18(4):15-17.

      摘要 (1134) HTML (0) PDF 1.76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吟浪》由八百里洞庭的“水”文化浸润而成,这种带有对天(水)人关系的哲思,是作家的一种彻悟,表现的是对洞庭湖乃至大自然的敬畏。《白吟浪》在艺术美质上传承并修复了楚辞遗韵,一方面显示出在奇特迷离的浪漫境界所张扬的放旷高蹈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曲关于生命的诗意歌谣,其中关于生命的隐喻和象征印证了楚骚艺术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 传统农耕文明之礼赞——评曹旦昇长篇小说《白吟浪》

      2013, 18(4):18-21.

      摘要 (1059) HTML (0) PDF 1.77 M (1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农耕文明赐予白吟浪滩的人们对于土地的依恋与执迷,并养成了他们对作物种子的崇拜之情以及对于粮食的敬畏;洞庭湖水的烟波浩渺也练就了白吟浪滩上各式各样靠水为生的后生们的捕鱼绝技与相伴而生的闯劲;人们所秉承的朴素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轮美奂景象。曹旦昇站在对最后一抹传统农耕文明礼赞的角度上,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方靠水吃水、以土为家的洞庭湖儿女的美丽生活画卷。

    • 论小说《白吟浪》的情色书写

      2013, 18(4):22-26.

      摘要 (1078) HTML (0) PDF 1.78 M (1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曹旦昇《白吟浪》的情色书写,既顺应了性爱文化在文学中的传承,也符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书中体现了作者“万物皆情色”的独特思想。作者通过对“白吟浪”人的情色描写,表现出他对“生命情色”的不倦探寻、充分思考以及深刻认知。

    • 论《白吟浪》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2013, 18(4):27-30.

      摘要 (1206) HTML (0) PDF 1.77 M (1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曹旦昇吸收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洞庭湖的本土文化为背景,写出了《白吟浪》这一充满魔幻味道的乡土小说。作者通过独特叙事结构、多变叙事视角、预言的运用、死亡的描写、魔幻氛围与巫术传说等主要手段,写出了洞庭湖的神秘和变幻莫测,使得小说充满了魔幻色彩。

    • >网络文艺观察·网络文学20年回顾与展望
    • 基于知识学习的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

      2013, 18(4):31-36.

      摘要 (1272) HTML (0) PDF 1.92 M (2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模型有渐进模型、知识模型和网络模型。集群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知识获取经历集群中国际化先行企业的外部学习、集群中中小企业与先行企业学习交流、集群企业的集体学习三个阶段。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总体上具有渐进性特征,集群具有知识学习的网络优势。集群网络各主体与国际关系网络的交互机制就是向群外学习和群内学习、扩散并积累知识的机制。

    •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山西省五台县为例

      2013, 18(4):37-42.

      摘要 (1207) HTML (0) PDF 1.71 M (1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山西五台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红色旅游资源目前存在着利用率低且深度挖掘不够,产品结构单一,宣传力度不足,高素质旅游人才奇缺等问题。要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在凸显政治工程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教育,深化群众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多渠道加大红色旅游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民企业家的培育

      2013, 18(4):43-46.

      摘要 (1203) HTML (0) PDF 1.70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政策保障、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方面为农民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加速农村经济社会的分化,促进农村经济精英的产生,加速农民企业家职业化、社会化过程,促进农民企业家的文化认同,促进农民企业家自身能力的成长。

    • 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考量——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横截面数据分析

      2013, 18(4):47-51.

      摘要 (1197) HTML (0) PDF 1.71 M (1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假设、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设计与计量、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A股227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模型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要素中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董事会、监事会规模应当保证合理的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需要加强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 >法学研究
    • 法治视野下网络反腐热的冷思考

      2013, 18(4):52-57.

      摘要 (1121) HTML (0) PDF 1.71 M (1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反腐方便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宪政精神下公民通过自由言论监督国家权力的表现,但当前的网络反腐也存在着网络言论自由的虚假性、非理性、盲从性、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当事人隐私权或名誉权容易受到侵害等问题。引导网民树立法治观念,在宪法的框架内发挥网络监督的力量,是网络反腐良性发展的前提。

    • 中小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门市为例

      2013, 18(4):58-61.

      摘要 (1099) HTML (0) PDF 1.70 M (1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在法定期限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法定程序辞退员工,规章制度的条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劳资纠纷不断,相关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有的放矢,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规范,以促进《劳动合同法》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全面、正确地实施。

    • 阻碍我国三网融合的管理规制及对策

      2013, 18(4):62-66.

      摘要 (1137) HTML (0) PDF 1.70 M (1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部门利益的冲突、缺乏权威的监管和法律规范是阻碍我国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的主要政府规制因素。参照欧美发达国家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我们必须进行管理规制的创新,妥善协调部门利益冲突,设立统一监管部门,大力加强立法工作,以促进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

    • >哲学研究
    • 对“道德生产力论”的两点质疑

      2013, 18(4):67-72.

      摘要 (1068) HTML (0) PDF 1.71 M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王小锡先生提出和论证的“道德生产力”理论,被夸大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实在是言过其实。以王小锡先生为代表的“道德生产力论”者没有搞清楚道德概念的真正含义,不了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符合每一个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属于“经济人”道德。王小锡先生的“道德生产力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曲解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不同场合所说的“××生产力”,实际上指的是在生产力中包含着“××”要素。因而,从马克思的“××生产力”的概念中,不能逻辑地推导出王小锡先生的“道德生产力”概念和他的“道德生产力”理论。

    •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变革——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

      2013, 18(4):73-77.

      摘要 (1193) HTML (0) PDF 1.71 M (1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风险社会。随着理性的张扬,科学技术无止境的发展,人类制造了许多文明风险,我们生活在各种社会风险之中。同时,在现代社会里,人类面临的风险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各种人为的文明风险在社会风险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从伦理方面寻求应对的希望。然而,传统的伦理理论主要属于信念伦理的范畴,它注重行为所依据的动机和目的,而忽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联,不重视对责任后果的承担,因此,它难以契合风险社会要求对行为后果的关注。而责任伦理则和现代社会有诸多契合,它认为道德的根据主要在于行动的后果,它要求行为者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负责。面对如此复杂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进行伦理观念的变革,实现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转变。

    • 民众的认同与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推行

      2013, 18(4):78-80.

      摘要 (1151) HTML (0) PDF 1.70 M (1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与推行是造成当代社会公民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它之所以能够顺利得以推行的原因之一,应是中国民众自身能与之相适应。传统的社会认知、乡土伦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强化了民众对二元户籍制度的认同感。

    • 贵州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经验与思考

      2013, 18(4):81-85.

      摘要 (1063) HTML (0) PDF 1.70 M (1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大背景下,贵州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完善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拓宽民族利益诉求渠道,培育各民族共享文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推进贵州和谐民族关系构建,需要警惕极端民族主义的干扰,消解民族文化渗透与融合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促进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预防和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名作家博客的文学书写

      2013, 18(4):86-91.

      摘要 (1071) HTML (0) PDF 1.72 M (1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博客为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提台了崭新的平台,名作家开设博客的内在动因与门户网站追求影响力、知名度和人气不谋而合,其个人话语通过博客在网络公共领域得到最大程度的肯定,博主在博客之中的言论趋于自由状态,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实现一种类似等价关系。普通人乐意于享受这种作为主角“被观赏”“支配话语”的角色,并通过“链接”等与其他博主形成有效互动,形成自己的博客关系圈。名作家博客的生存样态和精神书写成为消费时代文化镜像的生动缩影。

    • 国内“微博问政”研究述评

      2013, 18(4):92-96.

      摘要 (1043) HTML (0) PDF 1.77 M (1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博问政”实践的纵深开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微博问政”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微博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

    • 中国动漫产业“冰点”现象及“融冰”对策

      2013, 18(4):97-100.

      摘要 (1075) HTML (0) PDF 1.76 M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漫产业“冰点”现象特指阻碍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为不利的因素,如动漫产业融资渠道不畅、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等。倘若“冰点”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将影响中国动漫产业的前进步伐,甚至会将“中国动漫梦”的伟大构想化为泡影。根据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最为凸显的两大“冰点”问题,应采取“穿冰鞋滑冰”和“冰上双人舞”方式的“融冰”对策。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章回体《石头记》系他叙传考辨——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

      2013, 18(4):101-105.

      摘要 (1174) HTML (0) PDF 1.79 M (1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章回体《石头记》之作者“曹雪芹”当是高士奇之曾孙、高衡之庶子,其所写之薛家即高士奇家,薛蟠即高衡,薛蝌即高岱,贾雨村即佟赋伟,贾家是康熙母舅之家佟家,贾宝玉是佟盛年之曾孙、夸岱第二子;林如海即曹寅,所写之事就《石头记》前八十回而言,从“林黛玉”进入佟家算起,时间上是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康熙末年间。因此,章回体《石头记》是典型的他叙传,而非胡适等人所说的自叙传。

    • 集体记忆的文化诗学——论寻根文学的文化姿态及其回忆品性

      2013, 18(4):106-111.

      摘要 (1093) HTML (0) PDF 1.77 M (1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记忆构成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寻根作家而言,“寻根”首先意味着记忆。作为一次意识形态推论所急需的集体命名,寻根作家把知青的个人记忆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个人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讲述个人的记忆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民族集体记忆披上了文学寻根的文化外衣,在对地方风俗、远古礼制以及封建遗老的追忆中,寻根派试图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废墟上清理出一片开阔天地,从而重建现代中国的精神图腾。

    • 浅议王昌龄诗中“峻”的表现

      2013, 18(4):112-115.

      摘要 (1024) HTML (0) PDF 1.76 M (1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殷璠等人对王昌龄诗歌评价时都用到了“峻”字,“峻”在王昌龄的诗歌创作中表现为命意遣材能迥出常众,思人所不能思,道人所不能道,其具体表现在深刻反映现实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性两个方面。

    • 杜诗格调、精神与清诗理论及创作

      2013, 18(4):116-118.

      摘要 (991) HTML (0) PDF 1.75 M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杜甫诗歌对清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的诗学理论对杜诗之格调、情感、用字各有借重,清诗创作则与杜诗之“诗史”精神高度契合。

    • >历史文化研究
    • 浅析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对藏“前进政策”——以《拉萨条约》赔款为例

      2013, 18(4):119-123.

      摘要 (1092) HTML (0) PDF 1.71 M (1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印度总督寇松主张以武力入侵西藏,消除俄国对英属印度的威胁,强化英国在藏优势。荣赫鹏兵侵拉萨是其“前进政策”的主要举措。此时,英国内阁尚无完整的对藏政策,故而对寇松政策予以默认。《拉萨条约》签订后,英政府不同意寇松支持的750万卢比赔款数额,要求改为250万卢比。寇松在压力下,不得不照办。

    • 论清代湖南社仓的地理分布

      2013, 18(4):124-129.

      摘要 (1049) HTML (0) PDF 1.77 M (1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清代湖南社仓的地理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无论在清代中前期还是在后期,长沙、衡阳、永州等三府一直是湖南社仓较为发达的地区;沅州、靖州、永顺府等湘西地区3府4厅,江华县、新田县、永明县等湘西南3县,浏阳、安仁、酃县等湘东地区3县社仓储谷规模较小;洞庭湖区虽然粮食产量较高,但也是社仓不发达地区,各县社仓储量均不高。清代后期,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湖南社仓曾一度衰败。同治、光绪时期,湖南社仓因受到地方官府的重视而逐渐复苏。除湘西地区社仓未恢复外,其他地区社仓均取得程度不一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与官府的重视与扶植,对社仓的地理分布有重要影响。

    • 文化史视野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2013, 18(4):130-133.

      摘要 (1197) HTML (0) PDF 1.70 M (2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革命史范式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多强调激进与革命的一面,导致有很多问题值得重新审视,诸如对白话文和全盘西化的认知。白话文固然有简易通俗等优点,瑕不掩瑜,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文言的高雅与形式的完美,白话文与之相去甚远。固有的认知指责新文化运动是“全盘西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扬弃,其实也并非如此。中国文化将走向何方,必将是多元并存,中西交流,古今传承。

    • 龚自珍的“私”论探析

      2013, 18(4):134-137.

      摘要 (1018) HTML (0) PDF 1.70 M (1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龚自珍一反先公后私的传统,提出了“私”论,认为人皆有私,分别从认识论领域和伦理道德领域对传统公私观进行诘难。其主张在对传统道统的反击和对个人价值及个人意志的凸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公私之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近代人文色彩,对“古今中西”之争及挽救时局和民族的命运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龚自珍论私没有阐明什么是私,也没有论及私产生的原因和公私的相对性,使得龚自珍的私论有失严谨,对后世公私关系的正确走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 >语言学研究
    • 引述动词“道”英译显化的标记理论阐释

      2013, 18(4):138-142.

      摘要 (1085) HTML (0) PDF 1.72 M (1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标记理论最初由布拉格语言学派创立,用于分析语音学的音位对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它语言学分支。古典小说人物会话中的引述动词“道”是无标记性的,在翻译成英文后,由于受到语境的限制,往往带有明显的附加信息及增添内涵,即呈现出标记性特点。由原文文本到译文文本,引述动词“道”的语义带有显化趋向。标记理论的引入,能对古典小说引述动词“道”的英译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揭示出 “道”的英译显化的内在成因是由语义标记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 体验认知视角下的汉英“山/mountain”概念隐喻对比

      2013, 18(4):143-147.

      摘要 (1228) HTML (0) PDF 1.71 M (2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隐喻同人类的身体体验紧密相关,同时隐喻体验的背后具有文化特殊性。通过概念隐喻理论,从体验认知的视角,归纳比较出汉英语中“山”和“mountain”的隐喻映射的异同, 并讨论了其异同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 共用和互借视域下的英语词汇与法语词汇

      2013, 18(4):148-151.

      摘要 (1171) HTML (0) PDF 1.70 M (2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欧语言的共性渊源使得英语与法语存在着可以比较与关联的方面,分属于不同语支又使英语与法语存在着诸方面的较大差异。通过对英语词汇与法语词汇进行观察与比较分析,探索二者之间的共用与互借现象,并力图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语言习得知识。

    • >书 评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刘中艳博士的《主题饭店体验设计研究》

      2013, 18(4):152-153.

      摘要 (1034) HTML (0) PDF 1.69 M (1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刘中艳博士《主题饭店体验设计研究》一书,视野开阔,体系科学,观点新颖,其出版不仅丰富了主题饭店理论研究的园地,而且在某些方面填补了主题饭店研究的空白,是一部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创新之作。

    • 中国当代小小说的鸟瞰和探幽——评张春《中国小小说六十年》

      2013, 18(4):154-156.

      摘要 (1108) HTML (0) PDF 1.75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张春博士《中国小小说六十年》是其多年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结晶,该书从纵横向两个方面客观梳理了新中国小小说的发生与发展,并以“名称论”“文化论”等六个专题实现了点与面的有机结合,在资料的翔实性、审美的敏锐性和内在的科学性上也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同时,论著还切中了当下小小说的创作弊端,为小小说的未来繁荣提供了方向。

    • 经典诵读如何才能不变异——以《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为中心

      2013, 18(4):157-160.

      摘要 (1008) HTML (0) PDF 1.70 M (1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典诵读”的倡导和论争有比较长的过程,学界一般将其源头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著名知识分子的主张,以后的研究也大多在精英知识分子之间进行。《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摆脱精英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窠臼,汲取各地经典诵读实践的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种开放、多元的经典教育理念。对这些经典教育理念的历史分析将突破以往经典诵读研究中的某种思维定势,为经典教育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和思路。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