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低碳经济与纸包装产业升级转型战略研究

      2013, 18(3):1-6.

      摘要 (999) HTML (0) PDF 853.85 K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纸包装生产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纸包装产品至今没有规范的标准化系统,纸包装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生产过剩及过度包装问题,并且废纸包装回收率低,资源再生利用差。低碳经济下实现纸包装企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做到:着力解决纸包装原料和资源的供给,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包装纸循环利用产业化,完善环保标准规范,研发纸包装环保新产品。

    • 低碳经济与金属包装产业升级转型战略研究

      2013, 18(3):7-11.

      摘要 (965) HTML (0) PDF 744.31 K (1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属包装能耗比重高,不利于回收利用,并且产能高于产量,产需严重失衡。金属包装企业向低碳包装升级转型,必须在坚持 “5R”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低碳包装的法律法规;强化节能降耗减排;实施瓶罐轻量化生产; 完善回收利用系统来实现。

    • >美学研究
    • 资源诅咒命题与中国大陆━━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2013, 18(3):12-19.

      摘要 (911) HTML (0) PDF 891.63 K (1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诅咒命题是指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性。大量研究证实资源诅咒命题成立,但运用中国市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资源丰裕程度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稳定。资源价格增长率较高时,资源丰裕程度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大陆不成立;资源价格增长率较低时,资源丰裕程度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性,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大陆成立。为此,资源生产大市,特别是黑色金属、石油生产大市,应减少本区域内企业的恶性价格竞争,增强资源价格控制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

    • 文化产业融资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分析

      2013, 18(3):20-24.

      摘要 (949) HTML (0) PDF 701.74 K (1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性,这个特性决定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表现在建立专门针对公益性文化产业的财政预算制度、以税收优惠提高文化产业的融资能力两个方面;市场的作用表现在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中介信贷、投资基金三条渠道,为文化产业融通资金。

    • 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3, 18(3):25-29.

      摘要 (886) HTML (0) PDF 639.35 K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著性,很难进行无争议的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企业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式制度越完善,企业绩效就越能得到提高。一个好的非正式制度的执行,有助于企业运作绩效和人员效能的提高。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评估研究

      2013, 18(3):30-34.

      摘要 (878) HTML (0) PDF 578.09 K (1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中定性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在借鉴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指标构建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五大子目共19个指标形成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引入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的定量模型。利用模型可以确定房贷申请者个人信用评分及等级,即按得分多少将房贷申请者个人信用划分为从AAA至C等七个不同的等级,商业银行则依据房贷申请者的信用评分等级给予不同的放款政策。

    • 网络经济下企业知识转移安全模式的研究

      2013, 18(3):35-39.

      摘要 (835) HTML (0) PDF 852.54 K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转移主体所转移的知识片段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知识转移受体的吸收能力等,是影响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转移行为的主要方面。由于网络和知识的溢出效应,需要建立知识档案控制制度和知识转移类型控制表来控制知识的转移。借鉴电子商务信息传递模型,构建知识传输的安全模型来保证企业知识转移的安全性。在知识吸收阶段,建立对话模式的反馈控制机制对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转移行为进行控制,以保证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 尼泊尔佛塔曼荼罗造像考述(上)

      2013, 18(3):40-51.

      摘要 (943) HTML (0) PDF 2.31 M (1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散布尼泊尔加德满都盆地的大量的石制佛塔,通常在塔身四方雕刻四方佛,按照右旋顺序,从东方起雕造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以佛塔自身作为大日佛的象征,共同形成金刚界曼荼罗五佛信仰系统。部分佛教也雕造了佛母、天王和护法忿怒像。这类佛塔在中国内地也多有表现,并可与中国汉译密教佛典相互照应。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在尼泊尔等地又形成了本初佛的概念,以佛塔自身象征本初佛,原先居于中间主位的大日佛反而退居于阿閦佛与宝生佛之间,位于佛塔的东南隅。类似的佛塔曼荼罗起源于印度,而极盛于尼泊尔,在中国西藏也有类似的造作,并出现在唐喀佛画中。尼泊尔的佛塔曼荼罗介于佛教美术从印度向中国传播的中间地带,也兼有中印两国的某些特色。

    • 禅宗“呵佛骂祖”的真义

      2013, 18(3):52-58.

      摘要 (952) HTML (0) PDF 970.46 K (1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乘经典中,对“成佛”之义的阐述可从法身、报身、化身等三个角度展开,其中最根本和核心的是成法身佛。成法身佛的关键在于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而当下与真如相应。禅宗将大乘经典的这种言教演成活生生的身心实践,所以杀活纵夺、不拘一格。而针对妄执经典言教和外在形象的人,尤其以“呵佛骂祖”的狠辣手法,要令其一刹那间失却一切攀附而悬崖撒手,亲见本性,直证真如而成佛。“呵佛骂祖”的表面形式,恰恰有着“成佛作祖”的佛教真精神。

    • 六朝气禁术略考

      2013, 18(3):59-64.

      摘要 (871) HTML (0) PDF 1.08 M (1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气禁术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流传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独特巫术。在六朝时期,气禁术经历了深刻的转型,由地区性的少数民族巫术,逐渐传入汉族社会,经过葛洪的整理,变为传统行气法的一种,被纳入道教和医学双重范畴,开始广泛传播。隋唐时期,气禁术正式为官方医学所承认,由此而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华严金狮子章》撰著时间考

      2013, 18(3):65-68.

      摘要 (936) HTML (0) PDF 652.67 K (1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华严金狮子章》的撰著时间有四种说法:天册万岁元年(695)的说法因其地点及讲新译《华严经》等与史实不合,存在明显错误;长安四年(705)之说,仅见于清续法之《法界宗五祖略记》,为晚出之说,亦不可信;圣历二年(699)之说,未发现与史实有明显冲突之处,似合乎常理;长安元年(701)之说,其出处《隆兴编年通论》成书最早,沿用其说的史籍也最多。综合诸说,《华严金狮子章》或撰于圣历二年(699),或撰于长安元年(701)。

    • >法学研究
    •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死刑问题思考

      2013, 18(3):69-73.

      摘要 (913) HTML (0) PDF 762.34 K (1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死刑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死刑不仅是一种刑罚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手段。从符合“善治”目标,避免死刑消极效果,正确看待死刑化解社会矛盾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中,死刑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学界应当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契机,遵循司法限制到立法减少的路径,积极、渐进推进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 我国文物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2013, 18(3):74-78.

      摘要 (926) HTML (0) PDF 807.35 K (1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当前的文物立法存在着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的执行效果较差、守法自觉性有待提高、立法过程中部门权力的博弈客观上降低了立法效率并影响法律内容的有效表达、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不高、救济措施难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以及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其有待改进和完善。

    •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制度之程序机制设计

      2013, 18(3):79-85.

      摘要 (871) HTML (0) PDF 969.70 K (1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推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法制化的过程中,参与者遴选机制的确立、行政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启动机制的创设、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跟进、公众参与决策议程设置的建构以及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制度构建中必须回应的基本问题,回应这些问题所确立的相关程序机制设计构成推进公众参与决策法制化之基本方略。

    • 中国因素对马来西亚新海洋安全观的影响

      2013, 18(3):86-92.

      摘要 (930) HTML (0) PDF 1.09 M (1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来西亚自20世纪末冷战时代结束以来修正和调整了外交政策和海洋战略。近期马来西亚革新了海洋安全观念,在继续重视海上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以外,根据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政策,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经济迅速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和对海上能源运输通道的关切,注入了诸多新的海洋安全元素。马来西亚在其倡导的新海洋安全概念中着重强调中国的经济增长、海洋权益主张、能源进口、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等因素,反映了它对待中国崛起的矛盾心态:希望加强与中国的海上安全合作的同时却又担心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制衡美国的影响力,使马来西亚的安全感削弱。中国应当及时追踪研究马来西亚的海洋政策走向与动态,适时调整与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努力维持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南海局势。

    • 基于“整体政府”视域下的“行政碎片化”问题破解

      2013, 18(3):93-97.

      摘要 (946) HTML (0) PDF 819.88 K (1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政府处于“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为了破解行政行为的碎片化导致的“行政失范”和“政府失灵”的不良现象,应学习和借鉴西方“整体政府”的理论,力求避免和消除中国政府行政实践中专业化操作导致的“视野盲区”,不断在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组织结构的重塑、运转流程的再造、政府之间以及公私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协同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进而真正实现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行政碎片化”问题的破解。

    • 印度经济改革中的国家能力建设

      2013, 18(3):98-102.

      摘要 (879) HTML (0) PDF 916.09 K (1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的历届政府在如何发展国民经济,提升国家能力,实现强国梦想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并最终选择了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经济改革之路,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此同时,由于在民主制度、联邦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等方面所遗存的历史积弊,加之在国家能力建设上“重外轻内”的路径选择,注定了其在经济改革中国家能力的缺失及其国家能力建设的乏力。

    •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方法

      2013, 18(3):103-106.

      摘要 (973) HTML (0) PDF 662.35 K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点、新方法,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加强党的抗战政策和策略的宣传教育;要加强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要在全党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军队,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另外还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政治的权杖与文学的匍匐——知青运动中“株洲现象”的文学映像

      2013, 18(3):107-112.

      摘要 (986) HTML (0) PDF 1.07 M (1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始终处于政治的高压之下,在意识形态的允许之下艰难地生存。中国知青文学的表现可以作为案例来说明。文革后期,中国知青运动因为“株洲现象”的出现有了新的景观,知青文学也因此有了新的面目。《迎风展翅》报告文学集因其作为政治的推手而获得关注,但也因此失去文学性的存在。它扭曲转了中国知青文学的表现,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和工具,却因另类表现而在知青主流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洛杉矶:个人主义英雄的坟墓——解读菲茨杰拉德的《最后的大亨》

      2013, 18(3):113-117.

      摘要 (930) HTML (0) PDF 980.35 K (1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最后的大亨》中,菲茨杰拉德刻画了一个完美的个人主义英雄——斯塔尔。但浮华奢靡的现代工业城市洛杉矶腐蚀了斯塔尔的心智和道德,耗尽了他的能量和才华,摧毁了他的精神和肉体,成为埋葬英雄的坟墓。菲茨杰拉德从自身的人生经历出发,怀抱着农业文明的理想来审视、观照现代城市洛杉矶,认为城市助长了浮华奢靡,使人们远离农业的自然状态,从而导致了其堕落和毁灭。

    • 鲁迅的日本观

      2013, 18(3):118-121.

      摘要 (903) HTML (0) PDF 676.84 K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鲁迅本着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态度留学日本,从情感意义上来说,日本类似于他生活过的北京、上海等地方。面对中日关系,他一方面维护民族的独立,反对侵略;一方面致力于民族间的交流,加强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因此,在处理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时,他采取了理性的态度,将政治日本与民族日本分别对待。

    • 由《世说新语》论“世说体”小说发展特征

      2013, 18(3):122-126.

      摘要 (912) HTML (0) PDF 979.69 K (1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典范,自问世以来广受文人喜爱,并由此繁衍出一系列“世说体”小说作品。这类小说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世说体”小说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体例结构分门别类;小说人物基本真实,内容以轶闻琐事、妙言短语为主;小说叙事语言精练形象,言约旨丰。

    • 城市化:《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命运密码

      2013, 18(3):127-132.

      摘要 (914) HTML (0) PDF 1.05 M (1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个体城市化”是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的命运密码,孙少平的成长就是一个青年个体城市化的过程;“个体城市化”这一视角有助于理解孙少平的个人奋斗价值和时代意义,孙少平的“个体城市化”既是“个人奋斗者”的悲壮胜利,也是“个人奋斗者”们的希望所在。

    • 对话性与批判性——论《危险的旅程》中的诗学理想

      2013, 18(3):133-139.

      摘要 (909) HTML (0) PDF 1.21 M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南诗人张枣《危险的旅程》一诗,与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礁石的玛丽娜》,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玄学诗人约翰·邓恩的《离别辞:节哀》等作品具有互文关系;结合张枣自己的诗论《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从《危险的旅程》一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以及他基于中西对话基础上的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危机的洞见和元诗学理想的建构。

    • >语言学研究
    • 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形式及其翻译重构——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

      2013, 18(3):140-144.

      摘要 (992) HTML (0) PDF 877.41 K (1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明威作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词汇变异及句法变异有着重要的文体价值,是作者创作风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识别这些变异,使其在译文中得到有效传递。

    • 多维度翻译伦理转向探微

      2013, 18(3):145-148.

      摘要 (980) HTML (0) PDF 673.98 K (1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们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及对翻译实践的反思,翻译的伦理问题逐渐引起翻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西方两千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伦理思想,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翻译实践彰显出不同属性的翻译伦理转向,并在不同层面上为翻译实践提供着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 >书 评
    •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新突破——简评陈若松、陈艳飞编著的《科学发展观研究》

      2013, 18(3):149-151.

      摘要 (891) HTML (0) PDF 438.02 K (1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陈若松教授和陈艳飞副教授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合作撰写的《科学发展观研究》一书,是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有深度、有力度、特色鲜明的新著。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思路清晰颇具新意,时代感和学术责任意识强。

    • 在文学教育中彰显教师教育特性——评吴广平主编的《文学教育新视野》

      2013, 18(3):152-154.

      摘要 (883) HTML (0) PDF 486.58 K (1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师范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师范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吴广平主编的《文学教育新视野》一书鲜明地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在文学教育中蕴含着教师道德素养教育,将文学素养作为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并成为语文教育素养发展的前提。

    • 融汇中西的跨文化对话与学术创新——重读《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札记

      2013, 18(3):155-157.

      摘要 (879) HTML (0) PDF 563.81 K (1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赵炎秋教授的著作《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分为三大板块,贯通西方文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立足中国的学术立场,对西方文论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的批评与反思;以深入浅出的论述、明白晓畅的文字进行文本解读;从具体的阅读中砥砺心智,表达自己的一孔之见。简要论之,该著跨越中西,沟通古今,在融汇中西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对话与学术创新。

    • 宪法学视野下公民权利保障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陈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规范理论》

      2013, 18(3):158-160.

      摘要 (1098) HTML (0) PDF 441.31 K (1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规范理论》一书从事前规范国家权力的角度,对如何保障公民权利,最终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其研究视角新颖,见解深刻,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可读性强。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