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7(5):1-7.
摘要:国外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低碳导向的城市密度和城市空间,城市低碳社会建设,生活用能和能源消费结构。而国内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内容则主要包括:低碳城市的界定,低碳城市规划,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体系等。由此可见,低碳发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系统,需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等方面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2012, 17(5):8-12.
摘要:运用2005-2010年城市统计数据,对长沙市低碳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长沙市能源消费增速虽有下降的趋势,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将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长。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低碳转型的思路。
2012, 17(5):13-17.
摘要:绿色交通和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形式,绿色交通侧重于生态环境,低碳交通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绿道规划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较好的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结合。长株潭绿道规划体系的构建可依托生态绿心区的形成和系列绿色低碳的服务配套,从区域和城乡规划层面对绿道的选线和定位进行构建,从生态修复和规划控制对绿道的选线和定位进行构建,从绿色低碳交通构建对绿道规划进行功能拓展。
2012, 17(5):18-20.
摘要:小说创作必须要有契机的出现。最容易成功的小说契机,来源于写作者的亲身经历。除此之外,阅读特别是对大师作品的阅读也能唤醒创作者内心写作的冲动;强烈的情感再加上敏锐的洞察力,也能生发为小说契机。
2012, 17(5):21-25.
摘要:陶少鸿的长篇小说《大地芬芳》,成功塑造了主人公陶秉坤这一典型中国农民形象,同时生动地描写出了近百年来中国农民与世事、与政治、与时势、与社会变迁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这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2012, 17(5):26-31.
摘要:少鸿的长篇小说《抱月行》,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非遗”保护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思考。小说借“月琴”这一演唱形式构思立意,在人物命运的演绎中完成对艺术传承的智性思考和诗意表达。其思想意义和审美意蕴已超越单一的艺术形式和具象描写,上升到对生活方式、人格心志和艺术精神的洞察与观照。
2012, 17(5):37-40.
摘要:《大地芬芳》是湖南作家陶少鸿背离了潮流性的写作方式而成就的一部大作品。作品抛弃了各种理念的束缚和缠绕,也没有采用过多繁复的技巧,以最接近小说原初本质的方式书写了一系列好看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的铺陈与展开中,土地与革命,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带着他们各自的丰富性甚至是矛盾性,如其所是地存在着,一个坚实的非常富有质感的大地也就在文本中铺展了开来。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当下乡土小说中非常稀缺的乡土风景的描写,这些风景中蕴含的饱满生命气息和宁静动感,构成了坚实大地上流转不息的芬芳,整部小说具有了一种既厚重又灵动的奇妙韵味。
2012, 17(5):41-48.
摘要:共同体范畴属于宪法哲学的本体论。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被看做是宪法哲学的价值论。宪法哲学的认识论包括“有限理性论”“整体的”和“系统的”认识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体从时间的维度突破了“国家”一词所固有的历史性局限,从空间的维度突破了“国家”一词所蕴含的“对立性”思维方式。“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政治决断或制度安排。作为规则的宪法是一个结构体系,作为秩序的宪法是一个耦合体系。
2012, 17(5):49-54.
摘要:伊斯兰教法有关金融、贸易、保险等商事领域的规则独具特色,现代商人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法律规范的地位已经得到各国商人的尊重和各国政府的认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伊斯兰教法与现代商人法之间冲突的同时,又保持对伊斯兰教法的“忠诚”,是各伊斯兰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 17(5):55-59.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且难以认定。比较和分析各国相关立法与我国相关规定,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操纵行为,可见我国 “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方式的犯罪,现阶段主要包括蛊惑交易、虚假申报、特定时段交易、抢帽子交易和违反诚信的安定操作等5种。
2012, 17(5):60-64.
摘要:担保债权人的利益追求,使其可能难以接受债务人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结果。为了保障重整目标的实现,我国立法应尽快完善,明确限制其担保权行使的具体范围,同时设定相应的补救条款,使其利益免受不公平的损失。如果债务人重整失败,进入清算程序,则重整中因正常经营所产生的债务应被认定为共益债务,享有优先清偿的地位,以保障破产重整顺利进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12, 17(5):65-73.
摘要:1993年,阿富汗巴格兰地区出土了一件贵霜新碑铭——腊跋闼柯碑铭。对腊跋闼柯铭文四位国王序列的释读,首次确立了早期贵霜的王系,也为迦腻色伽纪元问题的解决迎来了曙光。该铭文中,名号“王中之王”的书写规范,同时喻示了维玛·塔克图王的纪元法与安息纪元之间的联系。这一发现可以作为维玛·塔克图使用的“未知纪元”年代的判断依据,并为最终推算迦腻色伽所属年代和迦腻色伽纪元提供了新的可能。
2012, 17(5):74-79.
摘要: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2012, 17(5):80-83.
摘要:印度早期的观音三尊形式造像主要属于释迦信仰系统,其组合像式为释迦牟尼佛居中,观音与弥勒两旁胁侍;在佛教由印度向中国的传播中,观音三尊式造像向阿弥陀信仰系统转变,其组合像式为阿弥陀佛居中,观音与势至两旁胁侍;观音在两个不同信仰系统的三尊形式造像中转换的同时,其自身的图像特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12, 17(5):84-90.
摘要:以《游北山赋》为代表的隐逸赋既描写了王绩个人的隐逸生活,也深隐着他一生的思索与矛盾复杂的生命意识。他遵奉老庄的自然价值生命观,但儒家的济世情怀与伦理价值生命观在他那里也根深蒂固。他既有通达的死亡态度又不乏对游仙的隐约向往。王绩赋文中这些矛盾心绪既有时代风云的影响,也有地域文化的浸染;既源于家学的熏陶与培育,更关乎个人的经历与秉赋。对应于三仕三隐的人生历程,王绩的赋风也经历着由细密富丽到淡朴疏野的渐变。无论从赋篇语言与结构的过渡,还是从隐逸思想与题材的承转来看,王绩在赋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承传意义。
2012, 17(5):91-95.
摘要:朱湘的新诗有很明显的个人特征,他力争用复活的旧诗词语灌注的新诗语言系统来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形态,个人化地试验诗歌,进行从旧向新的渐变。他模仿古诗的题材、主题、意境、词句和形式技巧,但艺术价值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诗的“隔”、古典套语的烂熟、跨文化融合的排异与冲突。
2012, 17(5):96-101.
摘要:散文创作对于当代作家王鹏翔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部分作家把目光投向市场和媚俗的商业化写作时,他却固执地沉浸在村庄里自在言说。他把被遗忘和现代性浸淫的村庄民俗风情进行诗化的再现与重铸,以审美的体验去感悟生活,用诗性的眼光来考量彝族村庄物语。他抱着炙热的情感穿透村庄模糊的背影,执着于对村庄进行冷静的叙述。
2012, 17(5):102-106.
摘要:图像诗古已有之,但现代图像诗是建立在现代印刷传媒技术之上的,是美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跨媒介艺术。汉语图像诗的创作或基于象形的汉字本身的审美特质,或源于方形汉字在传达媒介中的空间堆垒,利用字词句篇在书页上呈现出来的具体位置及相互的空间关系形成图像,使诗具有“观看”的诗意。
2012, 17(5):112-116.
摘要:“陇中”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尽管与地域行政区划密不可分,但陇中还是与行政区划不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地理、语言、民俗于一体的区域性地名。其文化现象具有独特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陇中文化研究起步慢,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陇中文化研究要突出“两河一路”的基本构架,争取双向构建,打造多层平台;取长补短,科学论证,实现与区域文化研究的联姻,提高科研水平,防止搞文化政绩工程等有违文化伦理的事情发生。
2012, 17(5):117-120.
摘要: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奠定了我党我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促使党团军人才齐进步;支持农协斗争,着力培养农运干部。
2012, 17(5):121-126.
摘要:毛泽东“从思想上入党”所包含的共产党人必须自觉改造世界观、党内要经常性地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党员修养要达到“至善不止”的境界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有理论创新价值。毛泽东运用儒家修养论思想资源,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探索,具有光大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文化价值。
2012, 17(5):127-133.
摘要:霍姆斯和图里等人构建的描写翻译学采用的描述性方法为现代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自1872年香港首现《水浒传》节译本至今,陆续出现了十余种英文节、全译本。拟运用描写翻译学理论从历时性角度研究《水浒传》的译介过程,考察该名著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同译本,按历史阶段对其重要译者及译本进行梳理,分析各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总结各阶段译本的主体共性,客观描述影响其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文化诸多因素,以期加深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2012, 17(5):134-139.
摘要:幽默是一种常见普遍的语言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语言的表现力。幽默效果产生的前提是接受者理解了话语的深层意义。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解释语言意义的理解过程。阐释该理论的运作机制的同时,结合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概括出四种网络模型分析英语幽默话语。
2012, 17(5):140-142.
摘要:词汇共现是实现语篇的完整及流畅的重要手段,词汇共现既受到显性语义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依赖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情景语境,挖掘出词汇之间的隐性联系,可以增加词汇共现的多样性,并增强语篇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想象力。
2012, 17(5):143-145.
摘要:潘文国以美文美译为指导思想, 通过协调韵律、调整形式、对应语义,在《赫兹列散文精选》中使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实现了译文的对称和谐美。从英汉对比的角度,从韵律、形式、语义三个方面对《精选》中的例子进行描述分析,以找出英语译成骈偶句的方法。
2012, 17(5):150-152.
摘要:在中国文化中,舜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形象。他的本来面目虽然模糊不清,但却是无数国人崇拜与仿效的对象;有关他的史料记载虽然十分有限,但其影响却无比宽泛;他虽然生活在史前时代,但至今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今天,学界推进舜文化研究,改造和重构舜这一文化符号,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众多新的困难与挑战。《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的辑录出版对于研究者把握机遇,赢得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2012, 17(5):153-154.
摘要:马长生等主编的《新编刑法学》教材,其内容体现了最新立法精神,结构体系则突破了以往教材模式,并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十分适合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使用。
2012, 17(5):155-157.
摘要:梁振华、龙其林《权力那些事儿——肖仁福笔下的权力江湖》一书,对肖仁福官场小说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追问和思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2012, 17(5):158-160.
摘要:江晓军、张培琳所著《多媒体融合——以湖南日报为例看党报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对《湖南日报》改革和发展路径的探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党报如何走出困境、做大做强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党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与现实的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