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时期的商业广告看国家意识的传播——以《申报》(1931—1945年)为例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战争形势下的中日报刊广告研究”(002175309700)


从抗战时期的商业广告看国家意识的传播——以《申报》(1931—1945年)为例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申报》的商业广告被广告商加入了政治符号,其充分利用商业广告时效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呼吁国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对国家意识以及中国作为大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有效的传播。

    Abstract: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the advertisers inserted political symbols in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in Shun Pao to call on people to share a common destiny with our country and arouse the patriotic passion of people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timeliness and wide audience of the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effectively disseminating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important part China played as a great power in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高娟.从抗战时期的商业广告看国家意识的传播——以《申报》(1931—1945年)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4):90-9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04-20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7-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