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召开编委会换届(首届青年编委会成立)暨“冲核心铸品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湘潭大学期刊社王洁群、颜佳华教授来校讲学
- 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一行来我校交流座谈
- “学术期刊与建构中国自主学术体系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 当前目录
- 优先发表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
聚羟基脂肪酸酯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2025,17(2):1-9,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1
摘要: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生物合成的胞内聚酯,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PHA作为单一聚合物的综合性能仍有一定局限性。PHA的结构多样性为其改性提供了可能,通过对PHA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方法提升其性能,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在医药、农业和包装等领域,PHA改性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PHA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旨在为PHA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
基于LS-DYNA水槽式洗碗机运输包装件的跌落仿真分析
2025,17(2):10-17,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2
摘要:
以某型号水槽式洗碗机为研究对象,设计缓冲运输包装并进行仿真计算。依据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进行产品流通环境分析、确定洗碗机易损件及脆值,选用密度为25 kg/m3的EPS为缓冲包装材料,设计缓冲运输包装方案。首先通过不同应变率的材料试验,完善LS-DYNA材料模型;然后基于LS-DYNA对包装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相关测试标准,对包装件分别进行10种工况跌落仿真分析。结果显示:面跌落最大响应加速度为38.4g,棱跌落最大响应加速度为26.7g,角跌落最大响应加速度为23.6g;各工况最大响应加速度均小于产品许用脆值61g。所设计的包装方案满足运输过程中对产品的缓冲需求。
-
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改性及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2025,17(2):18-29,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5
摘要: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不含金属的绿色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热门材料之一,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首先,对g-C3N4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从形貌结构设计、金属/非金属掺杂、构建异质结3个方面对g-C3N4的光催化改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其次,总结了在气体、土壤、水体3个不同环境下g-C3N4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的应用研究。最后,对g-C3N4在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
在线健康信息系统信息表征适老化引导设计研究
2025,17(2):30-39,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3
摘要:
为提升老年用户健康信息系统检索体验,通过分析信息表征(文本、音频、图像)与任务情境(简单、复杂)对老年用户检索绩效、认知负荷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探究健康信息系统信息表征的适老化设计,提出不同任务情境下适合老年用户的信息表征设计。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邀请老年用户按照拉丁方顺序在文本、音频、图像引导下完成简单和复杂健康信息检索任务。总体上,图像表征引导老年用户初次使用健康系统检索绩效最优,认知负荷最低;但老年用户主观最喜爱音频表征。在简单任务中,音频表征设计适合老年用户;在复杂任务中,图像表征设计适宜老年用户;适老化改造应适当减少纯文本信息表征引导。
-
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黔东南苗族鱼纹再设计研究
2025,17(2):40-48,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4
摘要:
以黔东南苗族蜡染、刺绣、银饰中的鱼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苗族鱼纹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文化特征的深入研究,构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创新设计方法,为黔东南苗族鱼纹在当代设计转化中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采用可拓语义方法提取苗族鱼纹图案的文化特征语义,构建可拓表征模型。应用形状文法分析苗族鱼纹的形状、色彩、构图,并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图案进行推理和演变,形成新的设计纹样。最后,进行设计实践,并对生成的鱼纹图案进行图解语义评估,从而保证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对设计需求核心语义的提取,归纳演绎多种纹样图案,设计相匹配的鱼制品包装。用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创新再设计苗族鱼纹具有可行性,对民族纹样的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无铬钝化马口铁罐包装奶粉应用研究
2025,17(2):49-54,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5
摘要:
为了分析无铬钝化技术在奶粉包装上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无铬钝化马口铁和无铬钝化马口铁奶粉罐的理化性能、安全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无铬钝化马口铁在表面洁净度、润湿性和耐腐蚀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食品安全符合性测试满足GB 4806.9—2016、欧盟RoHS指令和REACH法规要求;无铬钝化马口铁罐的感官、耐腐蚀性能及适配性能测试结果良好,无铬钝化马口铁罐的风险物质迁移量及奶粉有害物质含量均未超出标准限量,无铬钝化马口铁罐与传统马口铁罐的性能接近。无铬钝化技术为奶粉罐提供了一种更环保、更安全的选择,满足了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高标准,同时响应了全球环保政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导向滚轮式快递分拣系统设计与仿真优化
2025,17(2):55-61,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6
摘要:
针对快递行业分拣配送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导向滚轮式快递分拣系统,通过翻转结构与导向滚轮分拣机的配合实现快递包裹的智能快速分拣。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扫描装置、上包区、翻转结构、分拣轮结构和快递运输整体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分拣轮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应增加支撑脚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通过模块DesignXplorer响应面优化设计,提高翻转结构整体刚度,减轻结构质量。优化后,总质量减少了9.42%,有明显的轻量化效果,而且强度和刚度都满足校核条件。此外,本系统扩展性强,可根据分拣需求灵活配置分拣机数量,能够满足中小型快递公司对物流配送货物分拣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大推广价值。
-
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的生命周期评价
2025,17(2):62-68,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7
摘要:
遵循欧盟PEF方法,通过SimaPro软件对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探究其循环使用的环境优势。采用EF 3.1 LCIA方法分析16种环境足迹类别,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淡水富营养化、化石资源消耗、颗粒物、土地使用、酸化是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生命周期中的最相关环境影响,累积贡献超过了整体环境影响的80%。一万套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生命周期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为4436.88 kg CO2 eq.;环境负担主要来源于原料生产阶段,其次为产品生产阶段,裱纸、印刷、打包运输则是生产过程中最相关的阶段。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循环1~5次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降低50%~80%。优化快递纸箱结构和材料、减少原料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采用清洁能源,能有效降低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的环境影响。
-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合成及其性能
2025,17(2):69-77,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08
摘要:
为实现纳米粒子的荧光磁性双功能化,设计并合成一种强荧光超顺磁性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将罗丹明B(RhB)染色剂与聚乙二醇(PEG)共价偶联,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将聚乙二醇-罗丹明B(PEG-RhB)键合到Fe3O4表面。PEG的存在可以形成有效的空间屏障,不仅减缓了Fe3O4纳米粒子由于磁偶极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团聚现象,还减少了RhB直接与磁性粒子表面接触。此外,该粒子的成功制备可以实现磁场-重力场耦合下实时观测磁性纳米粒子的链结构。Fe3O4-PEG-RhB在靶向治疗、荧光标记和磁流体密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
液态金属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2025,17(2):78-87,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2
摘要:
针对传统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通过将柔性液态金属(LM)嵌入由[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和N-(2-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共聚形成的水凝胶网络中,构建一类具有超拉伸性、高黏附性和优异传感能力的LM/p(SBMA-co-HEAA)新型导电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分散形成的LM纳米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氧化镓结构,易于与HEAA中的羟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提高了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质界面间的稳定性。此外,基于该导电水凝胶构建的应变传感器无论是在小应变1%,还是大应变150%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传感性能。该应变传感器在人体运动检测、智能包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磷化聚乙烯醇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柯梦,江小龙,廖钰源,王文广,赵小雨,高文文,魏珊珊,陈宪宏
2025,17(2):88-95,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4
摘要:
选用三氯氧磷(POCl3)对聚乙烯醇(PVA)膜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磷化的PVA膜(PPVA),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所得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高分子链上的部分羟基被磷化。随着磷含量的增加,PPVA膜的Tg逐渐降低,结晶能力逐渐减弱,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逐渐降低,但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水性逐渐提升。当磷质量分数为1.44%(PPVA-2)时,改性膜的阻燃等级就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26.1%。PPVA膜的残炭率随磷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当磷质量分数为4.14%(PPVA-5)时,其残炭率达到了33.0%,远高于PVA膜在600 ℃时5.7%的残炭率,提高了约478.9%。PVA经磷化处理后,改变了其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也受到改变,使膜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水性等得到改善。
-
MXene/聚苯胺/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025,17(2):96-103,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10
摘要: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柔性混合超级电容器,通过化学蚀刻法合成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纳米片,并与聚苯胺(PANI)和活性炭(AC)结合,采用均匀混合后物理辊压的方法制备出柔性AC/Mxene/PANI(CMP)复合电极。AC作为高比表面积的框架材料,有效提供负载和活性位点;MXene则构建离子传输通道;PANI作为导电物质,加速MXene层间电荷转移;同时,MXene与PANI的引入因其优异的赝电容行为和增大的活性表面积,显著提升了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厚度为75 μm的CMP-50%电极(AC、MXene、PANI质量比为2∶1∶1)在硫酸电解质中展现出313 F/g的高比电容(1 mV/s扫描速率下),且在5 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高达80.9%,库伦效率为98.4%。MXene与PANI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复合电极的电容性能和导电性,为高性能柔性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
硅基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2025,17(2):104-112,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2011
摘要:
石墨烯气凝胶被认为是一种优异的环保吸附材料,对其结构的改性及简化其合成方法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盐酸多巴胺为交联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利用液相组装法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引入硅基官能团,合成了硅基化石墨烯气凝胶,并对该气凝胶进行了XRD、SEM、FTIR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成石墨烯气凝胶的过程中,盐酸多巴胺能有效阻止石墨烯片的堆积,因而石墨烯片能够在气凝胶中均匀分布,通过相互搭接形成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网络结构。硅基化石墨烯气凝胶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超高的亲油性,与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45.36°和0°;此外,它还具有超低密度(3.87 mg/cm3)、优异的吸附能力和极佳的吸附再生能力。对于有机溶剂,该气凝胶的吸附容量可达到186.8~345.2 g/g,且经过20次循环吸附后,仍能保留约80%初始吸附容量。
包装科技前沿
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与包装安全
包装新材料
-
基于分数阶流变本构模型的瓦楞纸箱抗压蠕变行为研究
李博文, 尹浩民, 廖光开, 原正昆, 李彬, 李元康, 文雨航, 刘跃军
2025-02-21,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3
摘要: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瓦楞纸箱的抗压蠕变行为。以瓦楞纸箱为研究对象,利用纸箱压缩实验机进行纸箱抗压堆码蠕变实验,测量了瓦楞纸箱抗压强度、在指定压力下的压溃时间及指定压力蠕变30分钟后的抗压强度。利用广义分数阶Kelvin(GFK)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根据拟合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瓦楞纸箱的室温压痕下的延迟谱。研究结果表明,瓦楞纸箱在相同的保压时间下保持压力越大,其变形量也就越大并且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压坏。除此之外,通过蠕变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的对比,发现5单元Kelvin体的GFK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瓦楞纸箱的蠕变行为,从理论上揭示了瓦楞纸箱蠕变过程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实际生产中瓦楞纸箱的力学行为和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
液态金属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5-02-21,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2
摘要:
针对传统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通过将柔性液态金属(LM)嵌入由 [2-( 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 乙基 ] 二甲基 -(3- 磺酸丙基 )氢氧化铵(SBMA)和 N-(2- 羟乙基 ) 丙烯酰胺(HEAA)共聚形成的水凝胶网络中,构建一类具有超拉伸性、高黏附性和优异传感能力的 LM/p(SBMAco-HEAA) 新型导电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分散形成的 LM 纳米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氧化镓结构,易于与 HEAA 中的羟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提高了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质界面间的稳定性。此外,基于该导电水凝胶构建的应变传感器无论是在小应变 1%,还是大应变 150% 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传感性能。该应变传感器在人体运动检测、智能包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改性及在环境中的应用
2025-02-21, DOI: 10.20269/j.cnki.1674-7100.2025.0005
摘要: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不含金属的绿色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热门材料之一,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首先,对 g-C3N4 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从形貌结构设计、金属 / 非金属掺杂、构建异质结 3 个方面对 g-C3N4 的光催化改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其次,总结了在气体、土壤、水体 3 个不同环境下 g-C3N4 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的应用研究。最后,对 g-C3N4 在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包装结构与货架寿命
包装新材料
-
聚乳酸改性与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
聚乳酸(PLA)是一种完全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聚乳酸的耐热性、韧性较差,阻隔性也有一定局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才能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对乳酸单体的制备以及聚乳酸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聚乳酸的基本性质、阻隔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在包装行业、农业生产、医疗行业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对聚乳酸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聚乳酸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其表征
摘要:
通过增加高锰酸钾的用量,并将体系改为浓H2SO4与H3PO4的体积比为9:1,对传统Hummers法进行改进,将利用改进后的Hummers法所制得的I-GO与以传统Hummers法所制得的H-GO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Hummers法不但工艺简单易操作,而且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不仅具备更多数量的羟基和羧基,且含有一定数量的环氧基团,同时层间距较大,更方便之后的超声剥离,制备层数较少的氧化石墨烯。
-
有机硅化学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摘要:
从硅油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硅橡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4个方面综述了不同类型有机硅化学改性环氧树脂的已有研究情况,并结合高分子改性材料的高性能化发展现状,展望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发展趋势。已有研究表明,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将向开发具有新型官能团的有机硅环氧树脂以及新型结构的有机硅环氧树脂方向发展。
-
形状记忆材料研究综述
摘要:
综述了镍钛、铜基、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热致型、光致型、电致型、磁致型、化学感应型形状记忆高分子,以及形状记忆陶瓷的形状记忆机理、特性及其应用现状,并提出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方向为:加强形状记忆合金的抗疲劳性能研究,建立一套统一的研究方法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研究;改善陶瓷的形状记忆性能,以拓展形状记忆陶瓷的应用领域。
-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原理及方法,综述了紫外光固化水性、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胶黏剂、油墨等应用现状。
-
热敏(温变)油墨的变色原理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摘要:
阐述了不可逆和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变色原理,及不可逆热敏(温变)油墨的示温功能在食品、药品等包装领域的应用,可逆热敏(温变)油墨在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热敏(温变)油墨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适合于胶印与凹印、成本较低、变色温度灵敏的热敏(温变)油墨。
-
PET/PBT合金的熔融共混及性能
摘要:
论述了PET/PBT合金的熔融共混理论,包括两种材料熔融共混过程中的相容性、结晶性及酯交换反应:PET/PBT共混体系在非晶区是相容的;加工工艺对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影响很大,PET和PBT共混对其结晶过程具有协同效应,可在成型加工时添加成核体系以促进其结晶;酯交换反应会使体系的结晶能力下降。简要讨论了合金的机械性能及不同因素对其影响:合金硬度受体系分子量和淬火时冷却速率的影响,增强合金的弯曲强度可填充改性无机填充剂,合金的缺口敏感性强,缺口冲击强度较低,所以冲击改性常被作为其重要研究对象。PET/PBT合金作为一种工程塑料,现阶段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未来将在电子电器、机械工业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
塑料包装袋热合强度的失效模式分析
摘要:
热合强度是考核复合塑料包装袋热合面封口牢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标准中并没有说明测量热合强度时的失效模式。根据QB/T 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对PET/Al/PA/RCPP结构、OPP/VMPET/PE结构、PET/RCPP结构、PET/Al/PA/RCPP结构薄膜和阴阳镀铝复合薄膜几种不同材质塑料包装袋进行了热合强度试验,总结得出了5种失效模式,即热封层剥离、热封边缘断裂、薄膜断裂、薄膜分层、先分离后撕裂,结合测量曲线图与失效模式图,分析了各失效模式的形成原因,以便有效指导与改进塑料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
BOPP薄膜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发展方向
摘要:
阐述了BOPP薄膜高性能化的目标指标,包括长效抗静电性能、差异化摩擦性能、低温热封性能、可调的热收缩率、高光泽、低雾度等方面;综述了BOPP薄膜的功能化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已有防雾、抗菌、激光全息、无胶复合、降解等BOPP薄膜的工业化产品方面。
-
PVA涂布液的改性研究
摘要:
PVA涂布液主要经历了耐水改性研究和纳米改性研究2个阶段。PVA耐水改性主要包括缩醛化改性、氨基树脂改性、尿素改性、硼酸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阳离子化改性等,纳米改性主要包括纳米SiO2改性、纳米CaCO3改性、纳米TiO2改性、层状硅酸盐改性等。改性PVA涂布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能、黏结性能、阻隔性能,价格相对便宜,且在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绿色环保,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
覆膜铁:金属食品包装的“绿色革命”
摘要:
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与食品安全正日益成为世界包装发展的主流元素,为顺应这一潮流,传统金属包装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一款新型包装材料——覆膜铁。从覆膜铁的原材料构成、结构特征、生产工艺、食品罐用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其显著的优势契合和满足了21世纪包装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必将引领金属食品饮料包装行业的一场“绿色革命”。
-
卡桑德尔海报作品探析
摘要:
卡桑德尔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著名的商业招贴设计师。他善于运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重新排列,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理性;善于运用聚散的组合线条,并加以变化,创造出富有张力的画面;善于运用独特的构图视角,并通过运用对比手法,渲染出夸张而立体化的空间。他的商业海报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其艺术价值影响深远,至今是平面设计界的一面标杆。
-
热定型温度对改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热定型温度对改性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性能的影响,对两种热定型温度的BOPET薄膜的结构、结晶度、热效应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BOPET薄膜经不同温度热定型后,其化学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其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热定型温度的提高会导致BOPET薄膜的结晶度降低;提高热定型温度对树脂Tg及熔点影响不大,而随着热定型温度的提高,冷结晶峰起始温度及峰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提高热定型温度有利于抑制BOPET的二次结晶能力。
-
纳米铜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应用
摘要:
综述了纳米铜粒子的制备方法,即机械球磨法、辐射合成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物理制备法及化学制备法,探讨了改进纳米铜导电油墨防氧化、低温烧结、导电性能等关键问题,以及纳米铜导电油墨在印刷RFID电子标签、薄膜开关、触摸屏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纳米铜导电油墨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抗氧化、低温烧结、多种印刷方式及产品应用等研究。
-
生物降解塑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加大力度禁止和限制不易回收、易污染的一次性塑料产品。生物降解塑料成为替代一次性塑料产品的最佳选择。生物降解塑料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大类。前者按制作方法细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全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共同参与获得的生物降解塑料、微生物合成型生物降解塑料、共混型生物降解塑料)和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后者是以煤或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原料,用化学合成法由单体聚合而成,代表性品种有聚丁二酸丁二酯(PBS)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碳酸亚丙酯(PPC)等,该类塑料均基于脂肪族聚酯,分子链上的酯基结构决定了它们易被微生物或酶降解。从上述各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加工制作方法、性能特点、应用场合以及全球、国内外产能状况展开论述。未来,我国应重点发展淀粉基、PLA、 PBAT等三大生物降解塑料,应重视对高分子设计法的研究。
-
PVA热收缩包装薄膜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PVA热收缩薄膜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目前其生产方法主要有流涎法(湿法)和挤出吹塑法(干法),其热收缩工艺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PVA薄膜通过增塑改性可以降低结晶度,从而增加热收缩性能。其中,增塑改性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塑剂,拉伸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骤冷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冷却温度及受冷均匀,收缩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收缩温度。PVA热收缩薄膜的市场应用空间较大,其研究方向主要为新型绿色可降解热收缩包装薄膜。
-
Kubelka-Munk理论及其在混合矿物 颜料配色中的应用
摘要:
选取石青、石绿、水晶末3种矿物颜料,通过不同的比例将它们进行混合,并测量各混合颜料的光谱反射率。利用双常数Kubelka-Munk理论计算出3种颜料各自的吸收系数K 和散射系数S的值,利用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加和性,通过计算机配色得到混合颜料理论上的光谱反射率值,并与前面直接测得的光谱反射率对比,计算其色差和均方根。同时, 通过纯颜料的K/S值并利用其加和性进行计算机配色,得到单常数K-M理论配色后的K/S值,计算其对应的光谱反射率。再将单常数K-M理论配色后的光谱反射率与实际测量得到的光 谱反射率进行对比,计算二者的色差和均方根,最后根据两组色差值和均方根评价单常数和双常数K-M理论在混合矿物颜料配色时的表现。结果表明,双常数K-M理论应用在3种颜料 混合的情况时,能得到较为满意的配色结果。
-
聚乙烯醇的塑化改性及其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
以甘油、二乙醇胺和山梨醇为复配增塑剂,首先对PVA进行预塑化处理,再通过密炼机对预塑化后的PVA进行塑化加工,然后采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膜法,将其制备为改性PVA薄膜。系统研究了改性PVA的塑化加工工艺,得出了最佳的塑化加工工艺条件,并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拉力机对改性PVA薄膜的热熔融行为、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甘油/二乙醇胺/山梨醇复配质量比为1:1:1时,塑化剂分子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增塑效应,显著地降低了PVA的热熔融温度;改性PVA的最佳预塑化条件为50 ℃的预塑化温度下,预塑化12 h;最佳密炼工艺条件为180 ℃的混炼温度、30 r/min的转速下,混炼20 min。在此最佳塑化加工工艺条件下,当复配剂添加质量分数为25%(各复配增塑剂的复配质量比为1:1:1)时,改性PVA的熔点为161.6 ℃,相对于纯PVA下降了33.4 ℃。
-
食品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食品抗菌包装体系及其抗菌机理,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实现方式,以及抗菌纸、抗菌塑料、抗菌陶瓷、抗菌不锈钢产品等食品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
EVOH树脂的性能分析
摘要:
综述了EVOH树脂的高阻隔性能、吸湿性能、热封性能和力学性能,阐述了EVOH在软包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其改性工艺与方法。
食品新型包装材料及智能包装关键装备研发专题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印刷技术与工艺
材料工程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艺术设计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发展论坛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塑料软包装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工业大学
主编:罗咸辉
电话:0731-22183037
邮箱:baozhuangxuebao@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