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计算数学
    • 一类过阻尼系统二次方程的快速迭代算法

      2018, 32(1):1-5.

      摘要 (1047) HTML (0) PDF 546.96 K (1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一类来自过阻尼系统的二次矩阵方程数值求解问题,针对方程系数矩阵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快速求解方程的迭代算法,给出了这类算法具体的迭代格式和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此类方程具有实际意义的解。

    • 基于α-链对角占优H-矩阵的判定

      2018, 32(1):6-10.

      摘要 (1056) HTML (0) PDF 617.97 K (1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H-矩阵是数学和工程应用中的一类特殊矩阵,它在数值代数、数学物理、控制理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根据α-链对角占优的性质,通过构造正对角矩阵以及分割矩阵指标集,运用加权平均不等式、不等式放缩等技巧,得到了判别非奇异H-矩阵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实例来说明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 一个新的计数公式及其应用

      2018, 32(1):11-15.

      摘要 (1032) HTML (0) PDF 1.00 M (1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几个著名数论问题转化为计算2个有限集合交集元素的个数。对于给定整数集的2个有限子集,建立了一个计算他们交集元素个数的公式。作为该公式的一个应用例子,给出了Goldbach猜想的一个等价命题。

    • 一类奇异摄动Neumann问题变号解的计算与性质

      2018, 32(1):16-21.

      摘要 (1032) HTML (0) PDF 20.39 M (1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改进型局部极小极大方法(LMM)计算一类奇异摄动半线性椭圆Neumann问题中的多种变号解。一方面,按照Morse指标由低到高的顺序计算模型问题在不同非线性与不同区域情形下的变号解;另一方面,模拟模型问题的同一类变号解的能量与最大值随奇异摄动参数的变化规律。严格证明了变号解的最大值关于奇异摄动参数的非一致有界性,及变号解的Morse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大于等于2的结论。基于大量的数值试验,提出一个关于同一类变号解能量和最大值的猜想。

    • >土木工程
    • 短肢剪力墙节点推覆力模拟分析

      2018, 32(1):22-28.

      摘要 (1027) HTML (0) PDF 21.03 M (1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改变短肢剪力墙节点模型的轴压比,利用ANSYS软件对其节点做推覆力分析。通过5组(轴压比分别为:0.1, 0.2, 0.3, 0.4, 0.5)节点模拟实验,对比分析各轴压比下节点的耗能性能、刚度退化、裂缝的发展、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下对应的极限位移、延性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反向加载时裂缝的发展速度远大于正向加载时裂缝的发展速度;连梁与墙肢交接处为其薄弱环节;轴压比在0.3左右时节点的耗能性质最优,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最大,抗震性能最好。

    • HPFL加固不同受力形式下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2018, 32(1):29-35.

      摘要 (978) HTML (0) PDF 20.80 M (1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4片1:2缩尺比例的L形截面RC短肢剪力墙进行伪静力试验研究与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HPFL加固一次受力、二次受力、二次受力且有震损3种受力形式下RC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先对各试件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受力形式下加固效果的异同点及其产生原因,再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PFL加固的不同受力形式RC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一次受力加固墙的改善效果最明显,二次受力、二次受力且有震损的加固墙的改善效果依次减弱,这是由于加固层应力、应变滞后原构件的程度依次增大所致,即是由加固层强度的利用率依次降低导致的。

    • 扰动荷载下单孔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018, 32(1):36-43.

      摘要 (1035) HTML (0) PDF 1.38 M (1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冬瓜山-790 m的地下隔离矿柱回采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室内扰动蠕变试验,分析不同轴压及扰动荷载下含孔洞大理岩的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孔洞大理岩的单轴蠕变先后经过蠕变衰减阶段、蠕变等速阶段和蠕变加速阶段;每次扰动岩石都会产生应变突变值,且其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含同样大小孔洞的大理岩,扰动荷载的大小对岩石蠕变特性有重大影响,扰动荷载越大,蠕变产生的瞬时应变突变值也越大,岩石被破坏的速度越快;对于含孔洞直径越大的大理岩,扰动荷载对蠕变变形的影响也越大。最后,通过蠕变本构模型及确定Burgers扰动蠕变模型的参数等方法进行了蠕变理论分析,所得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 >电气工程
    • 基于积分滑模控制器的PMSM调速系统

      2018, 32(1):44-48.

      摘要 (1047) HTML (0) PDF 8.33 M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PI调节器鲁棒性差、抗干扰能力弱、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以及永磁同步电机存在不确定性和负载扰动等问题,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分析,并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积分滑模控制器。分析表明,在常规滑模面中引入状态量的积分量,可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抗扰动能力,提高了调速系统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 基于静态开关技术的直流断路器仿真

      2018, 32(1):49-54.

      摘要 (1043) HTML (0) PDF 576.77 K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机械开关的静态特性与电力电子开关的动态特性,能够实现快速且无弧的故障开断。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速机械开关与双向集成门控晶闸管组件并联的组合新型拓扑结构,分析了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实验仿真模型。所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断路器实现了故障在零电压情况下的无弧开断,且比传统直流断路器更为快速,故障切除后能够有效抑制过电压及故障电流的上升速率。

    • 某110 kV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备集成优化

      2018, 32(1):55-59.

      摘要 (1005) HTML (0) PDF 505.66 K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110 kV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配置特点,为加强该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的功能,对该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了优化整合。所提优化整合方案主要包括:应用一体化业务平台对站控层设备的优化整合,保护、测控、计量方案的整合,故障录波与网络分析仪的整合,智能终端与合并单元的整合等。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整合方案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减少了装置配置数量,节约了二次设备舱面积,突出了“两型一化”的建设理念。

    • LED液晶电视电源中BOOST-PFC的设计

      2018, 32(1):60-64.

      摘要 (997) HTML (0) PDF 2.49 M (1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电源谐波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有源BOOST-PFC电路结构。介绍了BOOST-PFC的工作模式、功率因数校正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并对电路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采用NCP1607实现了BOOST-PFC电路。利用提出的原理图和计算出的参数,制作了BOOST-PFC变换器模块,并将该电路在LED液晶电视电源中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电流波形能很好地跟踪电压波形,电感上电流波形图有很好的正弦包络,且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稳定在385 V左右,功率因数值大于90%,最大可达99.5%,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 考虑汽车正面低速碰撞角度偏差的 吸能盒性能优化设计

      2018, 32(1):65-69.

      摘要 (1102) HTML (0) PDF 9.43 M (1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汽车发生正面低速碰撞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面碰撞。因此,运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仿真软件对碰撞方向偏差±6°的汽车正面低速碰撞进行了仿真模拟,在确保吸能盒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能量的基础上,当汽车的碰撞角度发生偏差时也能够使吸能盒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保障车辆与乘员安全。并通过定义目标优化函数及仿真研究进行了吸能盒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吸能盒的碰撞吸能数值及碰撞角度变化时碰撞吸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具最佳吸能性能吸能盒的设计变量,即吸能盒壁厚1.5 mm、长180 mm、边数为6,此结构下在碰撞角度偏差±6°时,其T值最小。

    • >应用技术
    • 转移型消弧装置对线路首端断线故障 试验处理异常分析

      2018, 32(1):70-75.

      摘要 (1003) HTML (0) PDF 11.74 M (1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故障转移消弧装置发生首端断线故障,装置不能准确选相并可靠动作,可能会进一步发生变电站相间短路故障的问题,在某10 kV配电真型试验场进行了故障接地转移装置首端断线故障试验,分析了配电网首端断线故障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线路首端断线故障与单相接地故障的母线电压变化有相似之处,故障转移消弧装置仅利用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变化和相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是不可靠的,装置会出现选相错误的现象,应增加零序电流的判据条件加以限制。

    • 基于S函数的inc算法在光伏发电MPPT上的应用

      2018, 32(1):76-80.

      摘要 (1067) HTML (0) PDF 9.49 M (1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变步长inc算法虽然在控制性能上有优势,但是不仅计算量较大,影响跟踪速度;且稳定步长较大,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因此,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控制模型,利用Simulink中S函数编程,实现了新型变步长inc算法仿真,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函数的新型变步长inc算法不仅跟踪速度较快,而且在最大功率点处的跟踪也准确稳定。

    • 模糊PID在轮式机器人转向控制中的应用

      2018, 32(1):81-87.

      摘要 (1107) HTML (0) PDF 14.40 M (1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电子差速控制器在使用时对直流无刷电机的转速精度控制不高、轮式机器人转向时的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结合轮式机器人转向时转速的偏差和偏差的导数进行在线调节PID参数。对于模糊PID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先设计出符合轮式机器人转向时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则,再应用Matlab/Simulink对设计的系统进行电机转速、转矩波形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相比于传统PID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快的动态响应,能保证轮式移动机器人在转向状态下的平稳性。

    • 基于积分投影与区域生长的人眼定位方法

      2018, 32(1):88-92.

      摘要 (1008) HTML (0) PDF 11.55 M (1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积分投影方法不能有效定位偏转人脸图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积分投影与区域生长相结合的人眼定位方法。在定位人眼之前,通过肤色分割实现人脸粗定位,接着采用Otsu实现二值化、形态学操作以及区域标记算法等预处理操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处理算法准确度较高,能为下一步的人眼状态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 混合型再生制动储能装置在地铁中的应用

      2018, 32(1):93-98.

      摘要 (1035) HTML (0) PDF 556.58 K (1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铁运行区间距离短,启动、制动频繁,其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再生制动能量。而传统的电阻能耗型制动不能充分利用再生制动能量,造成能量浪费,因此,提出将超级电容和电阻混合型储能装置应用于地铁的方案,并讨论了装置的构成及其控制策略。最后,针对所提方案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地铁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同时能稳定直流牵引网的电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