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建筑环境与设备节能技术
    • 受限空间焊接烟尘通风净化研究进展

      2017, 31(2):1-7.

      摘要 (1126) HTML (0) PDF 3.12 M (1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介绍了焊接烟尘的性质及危害,并分析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们对焊接烟尘的通风净化已有研究。焊接烟尘的机械通风净化方法主要有局部排风除尘、全面通风和置换通风3种。置换通风是一种新型的稀释通风形式,适用于高大焊接厂房的通风,故着重分析了置换通风在受限空间烟尘控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总结和讨论了目前焊接烟尘通风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零能耗建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2017, 31(2):8-16.

      摘要 (1109) HTML (0) PDF 483.43 K (1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了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历程,在分析零能耗建筑内涵的基础上,介绍并讨论了国外零能耗建筑的政策与发展规划。对零能耗建筑在理论研究、建筑用能策略及优化、可行性分析与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评述,最后从目标规划、政策引导、标准规范、技术体系、产业支撑、监测评价等方面对我国零能耗建筑技术作了研究展望。

    • 核电人工核素气溶胶迁移研究进展

      2017, 31(2):15-22.

      摘要 (1074) HTML (0) PDF 581.86 K (1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电工业中的人工核素气溶胶对公众的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人工核素气溶胶的产生主要源于核电各环节,包括铀矿冶阶段、核燃料元件生产阶段、核电运行和退役及事故阶段等。核素气溶胶在大气中的输运迁移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受大气风场及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污染物源项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人工核素气溶胶的迁移扩散研究主要集中在铀矿井和铀尾矿库核素气溶胶迁移、核电事故核素气溶胶迁移和核素气溶胶大气弥散迁移模式3个方面。且可预见核素气溶胶微小空间小尺度迁移和迁移控制是今后核电人工核素气溶胶迁移研究的重要方向。

    •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研究综述

      2017, 31(2):23-27.

      摘要 (1073) HTML (0) PDF 424.72 K (1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土木工程
    • 短肢剪力墙结构扭转效应有限元分析

      2017, 31(2):28-32.

      摘要 (1029) HTML (0) PDF 2.35 M (1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层短肢剪力墙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控制参数和受力条件,研究轴压比、荷载偏心距和节点区箍筋配筋率对短肢剪力墙结构抗扭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一个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当轴压比小于等于0.5时,短肢剪力墙结构抗扭承载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增大,当轴压比超过0.5以后,结构抗扭承载能力随轴压比增加而降低;荷载偏心距增大,扭转效应加强,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扭矩增加加速了连梁端部受拉破坏,外边缘结构的连梁端部受到弯剪扭复合作用,是结构抗震的薄弱位置,建议加强配筋;适当增加节点区水平箍筋配筋率能有效提高结构抗扭承载能力。

    • 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2017, 31(2):33-37.

      摘要 (1059) HTML (0) PDF 5.25 M (1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楔形桩楔角相同时,桩身峰值应力所对应的深度基本为一个定值,且与竖向荷载大小关系较小,进而提出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的概念;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与楔形桩桩角的关系,在数值上可以近似用直线与抛物线分段拟合,且拟合程度较高。

    • 基于变形修正的反应位移法改进研究

      2017, 31(2):38-43.

      摘要 (998) HTML (0) PDF 971.33 K (1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土-结相互作用系数法和反应位移 法进行了分析,结合二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形修正的改进反应 位移法。改进反应位移法是在传统反应位移法的基础上,通过土-结相互 作用系数法中的结构变形,对反应位移法中的结构变形进行修正,从而 对结构内力进行调整,减小了传统反应位移法的误差。为验证改进方法 的有效性,通过改变结构的截面尺寸、土体刚度和结构埋深,分别用传 统反应位移法、改进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 果表明:改进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要好于传统反应位移法;改进反应 位移法只是整体地放大或缩小传统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改变 结构内力的分布形式;传统反应位移法仍存在较大的误差。

    • 有无侧限条件下公路软基堆载预压对比研究

      2017, 31(2):44-48.

      摘要 (1026) HTML (0) PDF 11.30 M (1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降低堆载预压排水固结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侧限 堆载预压控制技术。基于FLAC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无侧限堆载预压 排水固结模型,将无侧限堆载预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探讨了有无侧限堆载预压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侧限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软土地基沉降、加快前期固结 速率;同时侧限位置离堆载预压区边缘越近,侧限效果越好。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局部阴影条件下基于MMC换流器的光伏并网

      2017, 31(2):49-55.

      摘要 (1098) HTML (0) PDF 2.17 M (1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局部阴影条件下基于模块化多电平(MMC)的光伏并网 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控制策略。光伏阵列经DC-DC变换电路调节后并 入电压源型换流器,构成子模块PSM,子模块PSM和电抗器串联组成MMC。 控制系统包括启停控制、最大功率点控制以及并网控制。启停控制,在 能量反馈阶段采用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在电容放电阶段采用三相同时放 电策略;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采用扰动观测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 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降低并网输出波形的谐波含量,实现功率独立控制。

    • 常德市黄土店110 kV变电站的 配电装置优化设计

      2017, 31(2):56-60.

      摘要 (1082) HTML (0) PDF 14.00 M (1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两型一化 ”变电站的号召,对常德市黄土店110 kV变电站进行了优化设计。110 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设备,取消110 kV出线侧及主变110 kV进线侧的 隔离开关,采用充分利用出线间隔内纵向空间的双层出线模式;35/10 kV配电装置均采用新型气体绝缘开关柜。此方案与常规设计方案对比可 知,本方案中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比常规方案节约68%,使变电站的布置更 加紧凑。

    • 平面螺旋型四线圈磁耦合式非接触 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

      2017, 31(2):61-65.

      摘要 (1047) HTML (0) PDF 5.17 M (1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四线圈磁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 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平面螺旋型四线圈磁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 系统。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平面螺旋型四线圈和传统四线圈非接 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功率和传输距离、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距离时,平面螺旋型四线圈磁耦 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均高于传统四线圈传输 系统的,且平面螺旋型四线圈磁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 比传统四线圈传输系统的高3%。

    • 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麦弗逊悬架联合仿真研究

      2017, 31(2):66-71.

      摘要 (1050) HTML (0) PDF 10.60 M (1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实验测出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电流作用下的力与速度关系 的阻尼系数特征数据,并将所得阻尼数据导入麦弗逊悬架多体动力学模 型;计算簧载质量速度及其变化率作为主动悬架控制的输出量;半主动 悬架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用模糊控制策略对PID控制器在给定的参 数范围内进行在线实时调整;在MATLAB中搭建悬架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各不同车速阶段,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均对改 善悬架的总体性能有明显作用;且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及车轮 侧向滑移量在低频阶段改善突出,提升了整车在不同车速范围内的乘坐 舒适性与操作稳定性。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旅游节事筛选评价方法的探讨 ——以1999—2015年张家界旅游节事为例

      2017, 31(2):72-77.

      摘要 (997) HTML (0) PDF 548.80 K (1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收集1999—2015年张家界旅游节事32项,综合运用相关系数法 、条件指数法和基于方差的权重构造法,筛选出4个旅游节事评价指标: 创新性、持续性、匹配性和融合性,为旅游城市策划开发节事提供了简 明的判断依据,同时甄别出张家界标志性节事,提出今后节事发展的若 干建议,对旅游城市通过节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意 义。

    • 城市中长期用电量预测方法研究

      2017, 31(2):78-83.

      摘要 (1051) HTML (0) PDF 2.43 M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影响城市中长期用电量的主要因素,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 归法、产业产值单耗法、大用户分析法以及气候分析法4种预测模型,结 合算例详细介绍各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有效性检验。算例结果表明,4种 预测方法在预测用电量时误差都较小,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

    • 国家电网电容器投标报价模型

      2017, 31(2):84-88.

      摘要 (1139) HTML (0) PDF 2.08 M (1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家电网的综合评标法的投标报价得分算法,运用数理统 计分析了2013年第5批至2014年第3批共5批数据的货物清单与各批部分包 中的价格得分情况,得出2014年第3批货物清单与合容电气的投标报价确 定每类货物的平均报价,提出改进的非合作模式下浮比例可变投标报价 模型;运用马氏链算法计算2014年第4批的预算价格,并运用该模型预测 了2014年第4批给定包的预算价格;最后提出国家电网招投标方法改革的 合理化建议。

    • 基于环境共鸣设计理论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以株洲神农广场为例

      2017, 31(2):89-96.

      摘要 (1061) HTML (0) PDF 31.49 M (1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英国《建筑环境共鸣设计》理论,以空间多维度感知体验 为出发点,以渗透可达性、可识别性和内在活力3原则对株洲市神农广场 设计进行分析。探析城市广场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空间构成要 素、配套设施、空间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特征, 寻找英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株洲城市广场设计实际情况的共鸣 点,对今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