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木与机械工程
    • 逐级加卸载扰动下脆性岩石加卸载响应比试验研究

      2016, 30(6):1-6.

      摘要 (1048) HTML (0) PDF 586.74 K (1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金属矿山隔离矿柱回采为工程背景,取该矿典型矿岩进行单轴和三轴逐级加卸载扰动试验,研究逐级加卸载扰动模式下,利用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岩石变形破坏方法。研制了可实现声发射便捷定位的加载转换装置,解决了三轴腔表面定位存在的干扰和信号削弱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以轴向应变、声发射能量作为响应参数,可反映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单次效应和扰动平均效应2种计算方法下加卸载响应比(LURR)均存在随荷载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后者不如前者明显。

    • 双溶洞建筑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2016, 30(6):7-11.

      摘要 (1064) HTML (0) PDF 447.70 K (1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岩溶地区建筑边坡为工程背景,将建筑物荷载简化为坡顶荷载,根据相似材料原理,建立上下布置双溶洞相似材料平面应变模型;采用三阶段荷载模式,即预加载模拟建筑物荷载、模拟开挖和继续加超载直至边坡整体破坏,研究溶洞顶板沉降、靠近坡面溶洞洞壁中部水平位移、坡体内岩体压力和分层开挖坡面位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溶洞顶板位移在整个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在第三阶段出现急剧增加特征。近坡面一侧溶洞洞壁中部水平位移在第一阶段均呈缓慢增加趋势;在第二阶段上溶洞受开挖扰动的影响水平位移呈现急剧跳跃态势,下溶洞水平位移突然增加而后稳定;第三阶段上溶洞水平位移出现急剧增加然后跌落特征,下溶洞水平位移基本无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岩体压力呈增加态势,且近坡面处压力增幅较大。在第一、二阶段,边坡沿高度方向坡面水平位移呈中间大两头小的中鼓增加态势,而在第三阶段,坡面底部出现挤出效应而出现水平位移明显增大特征。

    • 七自由度整车半主动悬架仿真研究

      2016, 30(6):12-17.

      摘要 (1028) HTML (0) PDF 531.36 K (1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整车七自由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半主动悬架采用双模糊控制器,将计算出的刚性车身与悬架连接处的速度、动行程与俯仰角参数作为主动悬架控制的输入量;前轴左右车轮,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的速度与其期望值的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第一控制力输入量,刚性车身质心俯仰角速度与其期望值的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第二控制力输入量;后轴左右车轮,车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的速度与其期望值的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第一控制力输入量,悬架动行程与其期望值的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第二控制力输入量。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模糊控制器能明显改善整车行驶的舒适性与稳定性,系统综合特性较好,刚性车身的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前后悬架动行程性能提升明显,分别提升27.2%, 19.6%, 95.5%, 33.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 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2016, 30(6):18-22.

      摘要 (1135) HTML (0) PDF 395.69 K (1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较短、运行密度大,列车需要频繁的启动和制动,列车在启动时需要大量能量,导致直流牵引网电压下降;列车在再生制动时产生大量能量,导致直流牵引网电压升高,严重时还会使再生制动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双向DC-DC变换器应用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中,并设计了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PI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双向DC-DC变换器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双向DC-DC变换器在Buck模式、Boost模式下的运行情况以及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PI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双向DC-DC变换器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基于HV9910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2016, 30(6):23-28.

      摘要 (1127) HTML (0) PDF 388.99 K (1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LED发光原理分析,了解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以HV9910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LED驱动电路。设计基于该芯片的电路方案,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各元器件选型,最后对驱动电路进行通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波动及负载变化的情况下,驱动电路的负载端电流基本保持稳定;驱动电路能够为LED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电流,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基本满足要求。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地铁列车节能运行优化

      2016, 30(6):29-33.

      摘要 (1038) HTML (0) PDF 373.48 K (1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降低轨道交通运行能耗的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地铁列车节能运行两阶段双层优化方法。首先依据列车行车组织的特点,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在第一阶段利用粒子群算法全面搜索列车最优节能驾驶曲线,即在符合运行时间约束的前提下获得最优运行曲线;第二阶段为时刻表运行时间优化,利用第一阶段所获得的优化结果,生成各区间的能耗-时间曲线,进而优化列车时刻表。采用某地铁2号线数据对此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优化算法对实际线路中列车的节能运行以及时刻表的制定与优化具有良好效果。

    • >信息技术
    • 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2016, 30(6):34-38.

      摘要 (1114) HTML (0) PDF 403.42 K (1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一些仿生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其搜索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并将其应用到图像分割领域。首先,把传统细菌觅食算法的趋化算子的固定步长替换为动态步长,把其迁徙算子的固定迁徙概率替换为动态迁徙概率;然后,利用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作为特征,并使用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改进细菌觅食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准确率和速度方面都优于其他传统仿生算法。

    • 基于本体特征的汽车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2016, 30(6):39-43.

      摘要 (1066) HTML (0) PDF 297.21 K (1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汽车领域命名实体识别中汽车属性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特征的汽车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通过扩展现有叙词表,基于叙词表构建汽车领域本体,提取语料中的本体特征,利用CRFs模型对汽车领域命名实体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体特征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汽车属性实体,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为75.60%, 66.12%和70.54%。

    • >应用技术
    • FOLED薄膜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2016, 30(6):44-49.

      摘要 (1139) HTML (0) PDF 332.36 K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FOLED)的劣化机制,指出对其进行有效封装是提高其稳定性的关键。并从器件的封装保护角度出发,综述了显示器件封装方法和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介绍了采用玻璃或金属薄板等刚性材料作为衬底和封装层的传统封装方法和现在常用的薄膜封装方法,得出薄膜封装技术是实现器件柔性显示和提高其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关于FOLED薄膜封装技术,常通过原子层沉积法镀覆无机阻隔层,并以无机-有机薄膜交替复合形成多阻隔封装层,以显著提高器件的阻隔性能,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但其沉积周期较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改善有机相薄膜的渗透性能,优化无机阻隔层的沉积工艺及降低镀膜工艺的生产投入,将成为未来轻量化薄膜封装技术的研究重点。

    • 一种小型音乐喷泉的设计制作

      2016, 30(6):50-54.

      摘要 (1022) HTML (0) PDF 440.53 K (1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比目前各种喷泉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利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喷泉控制系统,选用小型直流电机控制水型变化,LED彩灯进行灯光渲染,音频功放电路实现音乐播放。通过仿真测试及实物制作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能够很好地实现音乐、喷泉、灯光之间的配合。

    • >化学与化学工程
    • 含氟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钛化改性

      2016, 30(6):55-60.

      摘要 (1061) HTML (0) PDF 406.68 K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物理沉积技术对氟化聚乙烯隔膜进行钛化改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钛化改性对氟化聚乙烯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涂覆在氟化聚乙烯隔膜上不仅保留了聚乙烯隔膜本身的特性,而且提高了其热收缩性能,安全性能也随之提高。扣式电池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采用沉积时间为30 min的Ti改性氟化聚乙烯隔膜制作的扣式电池的库伦效率与未钛化的氟化聚乙烯隔膜制作的电池相比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放电克容量保持率优于未钛化的氟化聚乙烯隔膜,且研究结果揭示沉积在聚乙烯隔膜表面的Ti层具有嵌入和脱出锂离子的能力。

    • PHBV/PBAT复合阻燃材料的燃烧性能、 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

      2016, 30(6):61-68.

      摘要 (1106) HTML (0) PDF 537.75 K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MMT和聚磷酸铵基阻燃剂添加到PHBV/PBAT复合材料中,研究复合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燃烧性能。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结果表明,聚磷酸铵基阻燃剂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MMT的加入使得极限氧指数进一步提高,当MMT的质量分数为1%时通过了UL-94垂直燃烧V-0级别测试。结合流变性能测试与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磷酸铵基阻燃剂恶化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MMT提高了粉体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能,提高了复合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锥形量热测试表明,MMT的加入明显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以及产烟量。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实现基本现代化时间表研究

      2016, 30(6):69-74.

      摘要 (1060) HTML (0) PDF 368.45 K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并通过对全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预测与天元区未来人均GDP发展速率预测的动态比较分析及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天元区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时间表”。研究提出,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是人均GDP达到10个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平均水平,同时其他相关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准;天元区将在2022—2027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时人均GDP将达到18万元人民币;如果天元区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较高的速率增长,则在2020年有望实现苏南基本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指标。

    • 有风险偏好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的 意见集中排序法

      2016, 30(6):75-81.

      摘要 (1139) HTML (0) PDF 511.10 K (1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属性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和属性权重不完全确定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意见集中排序法。首先根据定义的得分函数对决策矩阵中的评价值比较大小,进而对方案排成线性序;然后基于新的排序方法,建立模型获得属性权重值,并利用加权平均算子对方案集结,得到排序方案。最后,通过数值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 >编辑理论与实践
    • 2009—2014年国内包装专业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2016, 30(6):82-87.

      摘要 (1110) HTML (0) PDF 315.75 K (1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功能,对4种影响力较大的国内包装专业期刊2009—2014年发表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创刊年限较早的期刊,其在该领域中的影响力相对较大;研究综述类论文所含的信息量较多,易被引用;引用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且论文发表年限越早,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但论文的质量才是决定其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被引论文的高被引用年多在论文发表后的2~3 a,且工程技术类研究论文的作者数相对较多,合作度较大;4种期刊的作者所在地域分布较广,且多为教授和在读研究生;包装专业方向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包装、材料学、交互设计和印刷技术等方面。

    • 2009—2013年《包装学报》零被引论文分析

      2016, 30(6):88-92.

      摘要 (1055) HTML (0) PDF 280.42 K (1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9—2013年《包装学报》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2009—2013年,学报共刊载论文370篇,其中,截至数据统计日期,零被引论文共51篇,零被引率为13.78%。51篇零被引论文中,英文论文为1篇,占1.96%;在主题方面,“包装文化与教育”“艺术与设计”主题的零被引论文占比较大;与期刊载文平均篇幅相比较,零被引论文的平均篇幅要稍短于同期载文平均篇幅;讲师及以下、硕士研究生的零被引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5.29%和33.33%;合著规模为2人的论文,其零被引率超过该合著区间的总载文率;零被引论文的篇均文献数大多低于总载文的篇均文献数。基于此统计分析,建议学报尽量减少或避免刊登英文文章、与包装关联度不高的“艺术与设计”类文章、论述空泛而学术价值不高的理论性文章、学术质量不高的职称论文和硕士研究生论文,适当提高刊载论文的合著规模,增加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刊载篇幅较长的论文。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