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木与机械工程
    • RC分体柱应用于柔性隔震层最佳剪跨比研究

      2016, 30(3):1-7.

      摘要 (1210) HTML (0) PDF 619.08 K (1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钢筋混凝土(RC)分体柱应用于柔性隔震层的最佳剪跨比,运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整体柱和分体柱的延性系数、耗能系数和抗侧刚度。研究结果表明:分体柱与整体柱延性系数的比值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剪跨比在1.5~2.0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当<1.5时,分体柱与整体柱耗能系数比值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缓慢增大,但变化不明显,当≥1.5时,比值迅速增大;分体柱与整体柱抗侧刚度的比值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剪跨比越大,分体柱越不利于隔震。综合得出最佳剪跨比范围为1.5~2.0。

    • 高层结构中框架柱截面优化设计

      2016, 30(3):8-11.

      摘要 (1103) HTML (0) PDF 327.12 K (1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层结构中框架柱截面优化设计

    • 短玻纤增强工程塑料纤维取向张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6, 30(3):12-18.

      摘要 (1292) HTML (0) PDF 381.27 K (1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采用L25(56)正交矩阵进行试验设计,并利用Moldflow对短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3D数值模拟,研究注塑成型不同工艺参数和玻纤相互作用系数对注塑件纤维取向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短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纤维相互作用系数对注塑件纤维取向影响最显著,其贡献率达99.999 994 57%;在实验参数范围内,随着纤维相互作用系数的提高,注塑件的纤维取向张量单调下降;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塑时间、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5个注塑工艺参数对纤维取向张量影响甚微。同时,以纤维相互作用系数作为独立设计变量,利用Newton线性差值,建立了注塑件纤维取向张量的4阶回归方程,该方程可用于预测注塑件主应力方向的纤维取向,定性评估其强度增强效果。

    • 基于试验模态法的五轴水射流机床动态特性研究

      2016, 30(3):19-23.

      摘要 (1175) HTML (0) PDF 429.68 K (1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理论,运用力锤激励法对五轴联动水射流机床整机进行单点激励(SISO)结构模态试验;结合响应信号,构建试验模态分析系统,获得了整机结构的低阶固有频率、阻尼比和相应的模态振型,并通过模态置信准则(MAC)进行验证;通过振动试验分析可知,机床第一、二、三阶振型为其主要振动,并找出其了振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振动。

    • 基于试验模态法的直驱式超高压泵动态特性研究

      2016, 30(3):24-29.

      摘要 (1152) HTML (0) PDF 494.12 K (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得到直驱式超高压泵的动态特性参数,采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对超高压水射流直驱式超高压泵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频响函数进行优化,利用单模态参数识别法对直驱泵进行参数识别,获取整机固有频率、阻尼比和相应的振型。研究结果表明:直驱式超高压泵的固有频率集中在低频段(49.90, 100.21, 149.13, 175.93 Hz)和高频段(高阶模态频率大于1 000 Hz) ;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泵头阀部分;直驱式超高压泵在工作过程中,电机速度应避开981.8, 2 004.2, 2 982.6 r/min附近的3个速度范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调压节能运行研究

      2016, 30(3):30-36.

      摘要 (1228) HTML (0) PDF 422.34 K (1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异步电动机带周期性负载运行的特点,确定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处于空载、轻载运行状态下的最优电压,且维持负载率不变时,其在最优电压下的功率因数大于其在额定电压下的。针对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特性,研究了其转子侧串电阻启动及串电阻调速下调压节能的运行状态,得知当转子回路中串入2 电阻时,可加速电机启动,且在最优电压一定时,串电阻前后的电磁转矩恒定。通过搭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降压串电阻调速模型,得出了最优电压下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短接与转子串电阻时的能耗变化关系,即电机的负载率为0%~50%时,适当降低电源电压,有一定的节能空间。从而验证了最优电压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压轻载下的节能运行是可行的。

    • 株洲茶陵城关110 kV变电站优化设计

      2016, 30(3):37-42.

      摘要 (1172) HTML (0) PDF 481.15 K (1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照资源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智能变电站的要求,针对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城关110 kV变电站站址特点进行了变电站优化设计。该优化方案主要从总平面布置和设备选型优化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且与常规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变电站总用地为常规方案的53.39%,静态投资相对常规方案减少了20.30%,优化方案不仅完成了变电站紧凑化布置而且节省了投资费用,实现了变电站优化。

    • 城市电网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2016, 30(3):43-48.

      摘要 (1133) HTML (0) PDF 439.65 K (1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累积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现代城市降温负荷预测中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因子累积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并用两种模型进行预测。经对比后发现,新模型通过引入平均温度算子,有效提高了城市降温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并对现代城市有较好的普适性。

    • 基于单火线的LED照明灯调光系统设计

      2016, 30(3):49-53.

      摘要 (1463) HTML (0) PDF 391.55 K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LED照明灯调光系统难以实现多档无级调光的缺陷,设计一套由亮度信号给定模块、亮度信号接收模块、亮度调节驱动模块来实现LED照明灯调光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向晶闸管交流移相电路输出正负半波缺失的亮度信号电压波形,然后将其转换成2位三进制亮度数据,再通过单火线将该亮度信号发送到亮度信号接收模块,由微控器对亮度信号进行识别捕获并输出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最后PWM信号通过LED驱动器对LED照明灯亮度进行调节,实现了0~100%的多档无级调光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调光系统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 基于UC3843的半波整流电路辅助电源设计

      2016, 30(3):54-57.

      摘要 (1234) HTML (0) PDF 314.83 K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基于UC3843的半波整流电路的辅助电源。先介绍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再将半波整流电路与传统的辅助电源获取方式进行相关的定量计算和比照,最后设计半波整流电路的实际电路,并应用在LED恒流驱动器上,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为12 V。对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UC3843的半波整流电路的辅助电源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值得推广。

    • >化学与化学工程
    •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性质及表征解析

      2016, 30(3):58-62.

      摘要 (1355) HTML (0) PDF 356.82 K (2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并解析了理想的和实际制备的石墨烯材料,包括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一些基本结构、性质和表征。根据石墨烯的结构,从理论上对它的一些性质进行演算和推导。指出了今后对石墨烯结构、性质及表征等相关基础研究的方向。

    • ZnO和CuO混合纳米颗粒在添加FCC粗颗粒的 流态化及聚团碰撞与破碎过程研究

      2016, 30(3):63-70.

      摘要 (1217) HTML (0) PDF 623.12 K (1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混合纳米ZnO和CuO颗粒添加3种不同粒径FCC粗颗粒(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流化行为,用高速摄像机观察流化现象并对聚团碰撞与破碎过程、聚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FCC粗颗粒可显著改善纳米颗粒的流化性能,FCC3对纳米颗粒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比FCC1或FCC2更明显;且随着FCC粗颗粒添加量的增加,纳米颗粒流化行为的改善效果越好,体系的混合均匀程度是影响混合纳米ZnO和CuO流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 >应用技术
    • 交流牵引机车库内移车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2016, 30(3):71-76.

      摘要 (1144) HTML (0) PDF 528.85 K (1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交流牵引电力机车在库内低速移动的工况,提出以机车DC 110 V蓄电池作为动力源,采用基于模糊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的矢量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异步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交流牵引电力机车在库内低速、稳定移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本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的矢量控制系统具有电压利用率高、转速误差及超调小、系统速度调节的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 助行器起坐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2016, 30(3):77-81.

      摘要 (1124) HTML (0) PDF 394.50 K (1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患者的舒适度和系统运行效率为优化目标,对起坐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先介绍了助行器起坐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其主要元器件的数学模型,基于变分法构建了助行器起坐系统的优化模型。运用MATLAB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是有效的。

    • 非线性时间序列B样条优化网络预测模型及工业应用

      2016, 30(3):82-85.

      摘要 (1130) HTML (0) PDF 349.70 K (1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实现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实时预测,建立了一种B样条优化网络预测模型。在网络结构的设计中,将各个样条基函数的权值参数和节点位置同时视为待优化的独立变量,并选择预测误差平方和为评价函数,设计了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工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而且结构简单,待优参数少,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带硬时间窗的共同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研究

      2016, 30(3):86-90.

      摘要 (1113) HTML (0) PDF 325.40 K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带硬时间窗的共同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提出Sweep算法和PMX算子相结合的遗传算法。以长株潭城市群生鲜食品共同配送中心区域内的配送数据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组合遗传算法进行分析,在客户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合理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使共同配送总费用最低。最后,将本算法与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得到的共同配送车辆调度方案更优。

    • >人居环境
    • 小城镇城市设计中的地域性回归研究 ——以株洲市云田镇为例

      2016, 30(3):91-96.

      摘要 (1132) HTML (0) PDF 407.62 K (1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着自然生态肌理被破坏、空间尺度具有非人化倾向、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逐渐破碎等地域性缺失。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小城镇城市设计需要注重其具体的地域性表达。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回归应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把握设计内容,构建“3+4+3”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地域性回归研究框架。基于此理论构架,并结合株洲市云田镇的地理区位及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探讨了云田镇的地域性回归城市设计案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