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28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基于云模型和Theil指数的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研究

      2014, 28(1):1-7.

      摘要 (1356) HTML (0) PDF 439.09 K (1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企业家及团队风险、产品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退出风险、政策及产业风险和区域影响力7个方面构建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基于云模型和Theil指数提出了一种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先将指标值转化为云模型,然后利用云的特征数和Theil指数计算指标权重,再以此权重为基础进行云模型集结,从而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择优。最后,通过实例应用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江西省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

      2014, 28(1):8-12.

      摘要 (1160) HTML (0) PDF 293.54 K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江西省2004—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员投入、R & D经费投入与江西省经济增长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与R & D经费投入关系更为密切;从三大执行部门科技投入来看,高校科技人员投入对江西第一、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高校R & D经费投入对江西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后根据以上结论对江西省未来科技投入提出了一些建议。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去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4, 28(1):13-17.

      摘要 (1195) HTML (0) PDF 355.62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了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浓度分布图;然后利用地积累指数法计算了城区各功能区重金属地积累指数的平均值及地积累指数分级频率;再以生活区为例,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积预测方法和各种重金属去除的可行性方法。

    • >土木工程
    • 土工格栅设置对垫层刚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4, 28(1):18-21.

      摘要 (1282) HTML (0) PDF 335.66 K (1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土工格栅对碎石垫层刚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9种不同工况的垫层,分别进行了模型静载试验,分析了垫层厚度、有无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层数及铺设位置等因素对碎石垫层及加筋碎石垫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垫层厚度的减小能有效地降低地基沉降;在一定荷载范围内,有土工格栅碎石垫层的承载性能要优于无土工格栅碎石垫层;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当垫层厚度相同时,土工格栅层数和铺设位置不同,其碎石垫层的刚度也不同,且存在一个最佳的铺设层数及铺设位置,土工格栅的最佳层数及铺设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

    • 贴片机核心部件贴装头的设计技术进展

      2014, 28(1):22-25.

      摘要 (1140) HTML (0) PDF 379.90 K (1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全自动贴片机的核心部件贴装头的主要设计技术,即传统设计、整体化设计及模块化设计。针对模块化设计,提出了多种单模块设计方案。同时,指出模块化设计、直接驱动技术是未来贴装头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基于IGBT全桥式逆变焊机主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014, 28(1):26-31.

      摘要 (1243) HTML (0) PDF 475.99 K (2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以FB-ZVS-PWM的IGBT全桥逆变的工作方式为逆变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逆变焊机主电路,其结构由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器和输出整流电路3部分构成。分析了主电路的工作原理,设置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在理论基础之上,设计了原型机,并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和原型机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提出的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继电保护策略研究

      2014, 28(1):32-37.

      摘要 (1288) HTML (0) PDF 500.36 K (1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网要求风电机组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测试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时,为保证风电机组及电压跌落装置的安全,设计了一套包括反时限过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低/过压保护、低/过频保护以及差动保护等5个保护模块的继电保护系统,并在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仿真测试平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以保证系统故障时可靠动作,低电压穿越测试时不会误动作,能够躲过风电机组起动时的尖峰电流,起到保护电压跌落装置的作用。

    • 对转螺旋桨用永磁盘式对转电机磁场仿真分析

      2014, 28(1):38-43.

      摘要 (1164) HTML (0) PDF 641.46 K (1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对转螺旋浆电力推进电机的成本高、定转子散热和输出转矩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定子、双转子永磁盘式对转电机。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和电机磁路特点,对电机内部对转磁场的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引入等效磁路模型,同时给出了直角坐标系下,转子磁极表面的磁通密度公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电机气隙磁场和平均半径处的气隙磁密。制造了一台盘式对转样机,并搭建试验平台测试了电机的三相感应电动势。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电机定子绕组端部长度的不对称,出现了三相感应电动势的不平衡现象。

    • 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系统设计

      2014, 28(1):44-48.

      摘要 (1145) HTML (0) PDF 424.12 K (1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各种各样的大功率用电器走进学生公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FGPA的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EP3C25E1448CN作为主控制器,外围电路由保护模块、数据检测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组成;给出了控制系统模型,简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并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实现了大功率用电器智能识别器的设计;详细论述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A/D变换与乘法器的FPGA实现。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存在一定误差,但能满足对大功率用电器的控制,系统是可行的。

    • PWM脉冲控制的晶闸管触发装置

      2014, 28(1):49-52.

      摘要 (1255) HTML (0) PDF 280.34 K (2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传统晶闸管触发装置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PWM脉冲控制的晶闸管触发装置。该装置由5个部分构成: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负载、过零脉冲产生及直流稳压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控制信号给定单元。双向晶闸管作为双向电子开关,CMOS非门作为移相控制单元的核心器件,其阈值电压直接作为触发基准电压,利用PWM信号进行移相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良好的移相控制线性度,且成本低,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

    • 基于Saber的DC-DC变换器控制环路仿真研究

      2014, 28(1):53-57.

      摘要 (2803) HTML (0) PDF 470.77 K (3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CCM模式下的BUCK电压源为例,采用Saber仿真软件对电源控制环路进行辅助设计,并对BUCK电压源的输出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变化的范围内,电压很快达到了预期稳态,这说明设计电源控制环路的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 磁悬浮球系统的滑模变结构鲁棒控制器设计

      2014, 28(1):58-61.

      摘要 (1279) HTML (0) PDF 396.06 K (1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实现对磁悬浮球系统的精确控制,根据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更强鲁棒性的二阶动态滑模控制器。其中新切换面含有系统输入的高阶导数,降低了趋近律中不连续项的影响,改善了普通滑模控制器存在严重抖振的缺陷。通过与普通滑模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二阶动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能使系统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并能较好地实现系统稳定悬浮。

    • 基于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滑模控制

      2014, 28(1):62-66.

      摘要 (1231) HTML (0) PDF 460.98 K (1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柔性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如扭曲、弹性、剪切等形变,给柔性机械臂的分析和控制带来困难。为了满足柔性机械臂高性能的控制要求,提出将基于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用于柔性机械臂中,设计一个观测器观测柔性机械臂系统各个状态变量,并且采用滑模变结构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观测到系统各个状态变量,且状态估计误差趋近于零,满足柔性臂的快速跟踪性要求,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 >信息技术
    • LED显示仪表的字符识别方法

      2014, 28(1):67-70.

      摘要 (1419) HTML (0) PDF 331.87 K (2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LED显示仪表,提出了一种字符识别方法。字符分割采用边缘检测、直线检测和灰度投影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提取目标字符,将数字和小数点分开识别,并改进了基于数字笔画统计特征的自适应阈值数字识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能达到95%以上,且算法耗时较低,说明此算法的准确率较高、实时性较好。

    • 基于SIFT特征匹配的图像拼接算法

      2014, 28(1):71-75.

      摘要 (1485) HTML (0) PDF 417.07 K (1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图像拼接算法效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SIFT特征匹配的图像拼接算法。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首次运用离散余弦变换、量化、反离散余弦变换、反量化,来对图像增强。其次,在计算变换模型时,由于没有预检验策略,致使RANSAC算法迭代次数增加。为此,提出了预检验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匹配精度的前提下,该改进算法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 基于SIFT-ACO的图像拼接算法

      2014, 28(1):76-80.

      摘要 (1361) HTML (0) PDF 454.82 K (1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具有一定旋转角度的多幅图像拼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ACO的图像拼接算法。对拼接图像进行预处理后,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将经典的生物智能优化算法ACO加入到图像配准中,对图像特征点进行配准,最后将多幅图像融合,得到一幅宽视角、无缝、高精度的图像。对多组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整体视觉效果的前提下,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图像拼接精度。

    • 基于三维标量场的光线投射并行体绘制算法

      2014, 28(1):81-86.

      摘要 (1242) HTML (0) PDF 439.66 K (1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规模三维标量场相关算法计算量大且数据绘制速度慢、不能满足用户实时需求的问题,在研究和总结三维标量场和体绘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体绘制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了体绘制中的光线投射算法。利用集群多节点的并行优势,对体绘制的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MPI并行编程模式,成功地将该算法运行于PC集群环境中,并应用于三维城市建模,充分发挥了集群的高性能计算,大大提高了绘制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效率和可视化效果。

    • >应用技术
    • 农作物废弃物含碳球团还原行为研究

      2014, 28(1):87-92.

      摘要 (1314) HTML (0) PDF 362.23 K (1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农作物废弃物炭化产品与铁精矿粉制成含碳球团,进行直接还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碳球团在1 200~1 300 ℃范围内,铁氧化物能在15~20 min内迅速被还原,高温保持时间以15~20 min为宜;随温度的升高球团的还原度逐渐增大,球团还原适宜温度为1 200 ℃;球团的失重率和还原度随球团配炭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较合理的球团碳氧比为0.9;生物炭较高的含碳量和适当的挥发分含量均有利于球团的还原;含碳球团在空气中能快速还原,但存在部分再氧化现象。

    • 机车高压安全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

      2014, 28(1):93-97.

      摘要 (1278) HTML (0) PDF 421.11 K (1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电力机车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STC11F04E单片机的高压报警器系统。系统由高压感应部件、信号处理模块、语音警示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等组成。系统能感应出机车车顶高压电场并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模块测量是否含有高压并进行报警。本系统通过多家权威部门检测,现已装车使用。

    • 恒压供水变频控制低碳技术及应用

      2014, 28(1):98-103.

      摘要 (1303) HTML (0) PDF 410.40 K (1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变频恒压供水压力不稳定、能耗过大、滞后时间过长等问题,将无模型控制方式运用到恒压变频供水系统中,同时在分析供水特性的基础上,对具体的供水设备进行分析和改进。实践表明,改进之后的供水系统实现了供水压力稳定,节能效果明显,反应执行速度快捷,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 滤棒输送系统生产能力匹配分析与改进

      2014, 28(1):104-108.

      摘要 (1144) HTML (0) PDF 381.51 K (1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后,滤棒输送系统供给滤棒不能满足卷接机组生产需求和滤棒周转不够灵活等问题,经过对系统设备配置的深入分析和生产能力匹配计算,找出了系统配置的滤棒成型机存在生产能力不足的缺陷。新增一台滤棒成型机并同时对3套系统设备配置进行调整及相关设备改造,解决了滤棒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输送滤棒的灵活性。实测结果表明,系统设备配置均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生产要求。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