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明珠.汉式英语与英语教材的语言质量 ------ 以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为个案[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3):68-70.
[2]吴永强.从"中介语"的角度透视汉式英语与汉语思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12):260-261.
[3]王姝.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2-123.
[4]姜欣.也析“汉式英语”[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9-61.
[5]李诗平.汉式英语的成因及其矫正[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102-103.
[6]王玲.挖掘教材的多重价值[J].华人时刊,2013(4).
[7]黄艳云.科学性、知识性及现代性——论英语教材应有的特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8]张春红.浅淡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宿州学院学报,2000(4).
[9]王小凤.跨文化交际中的"隔"与"不隔"--谈汉式思维与英语学习障碍[J].肇庆学院学报,2002,23(6):61-64.
[10]徐海女.学习者策略培训和大学英语教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09-111.
[11]闻.师专《基础英语》课本即将出版[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9(2).
[12]廖春红.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虑写作成绩刍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5-76.
[13]田兴.论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4]高级英语听力课中的难点分析及解决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